從以上的活動案例中,我們看到了自己在成長,但要真正地做到把握好時機,及時地轉換師幼間的角色,今后還得不斷實踐,不斷思考,不斷積累經驗,力爭與我們的孩子,與我們的幼兒教育共同成長!
一、課題開展的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兒健康除了幼兒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外,更要讓幼兒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本次活動是結合幼兒園的健康園本課題和本班級的實際情況而開展的,在活動之前的環節設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級情況而制定,活動為幼兒創設了寬松的場景,幼兒的參與面與廣泛且非常積極、投入,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一個課題活動的時間與反思
本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認識一些安全標志的基礎上,設計、制作安全標志。標志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設計標志需要有經驗的積累,如果沒有已有經驗的話,幼兒是設計不出的,所以在開始環節,讓幼兒找標志、選標志、看標志,對標志產生興趣,他們人手一張標志熱烈地討論、交流,我適時提出:“你們想把自己拿到的標志介紹給別人嗎?”自然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標志,認識不同的標志,為后面的設計標志打好基礎。
[反思]:活動中師生的相互作用基本上是以
幼兒的興趣和問題為出發點的。我覺得要做好類似的討論,對教師提出了高要求,教師需要根據活動的進展和幼兒的反應,將實現準備好的內容和活動設計轉換成“合作、互動”的教學活動。
幼兒園介紹自己的標志:在大家一起討論這張圖時,孩子們的觀點有點不同:
幼兒1:這個標志是讓我們跑快一點。
幼兒2:是不能跑步的意思!
幼兒3:是往這個方向跑!
幼兒4:是遇到火災時,向有這個標志的地方跑!
[反思]:不同的回答說明幼兒在思考,他們有自己的想法,這時,我不是馬上就把答案告訴他們!而是讓幼兒各述己見,從孩子們的交談中,我們也可捕捉信息,孩子們在分享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這也是一種學習的方法,也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渠道。
這么多小朋友都想上來介紹自己拿到的標志,這樣吧請大家也把你的標志送到黑板上,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認識。(歸類并認識安全標志)
[反思]:同一個教學環節中,不是單一的采用一種形式,而是有個別猶如講述自己的標志,也有集體活動——標志分類、歸納,還有集體講述標志的含義,也有集體活動——標志分類、歸納,還有集體講述標志的含義,這樣有個別有集體的活動方式讓幼兒始終保持注意力和興趣,但我示范的安全標志太小了,作為黑板上演示的標志應該大小適中,比較醒目。
在概括了安全標志的含義后,我提問:你還見過別的安全標志嗎?它是什么樣的?
幼兒:在商場里,看到過小心路滑的標志。
幼兒:看到過不能吸煙的標志。
幼兒:看到過一個圓圈,中間有一個字,這個字我不認識。(老師適時幫助:是這樣寫的嗎?在黑板上寫“停”字,是讓我們停下來,不能往前走了!)
>
幼兒:我看到過有個牌子,上面是摩托車,然后是一個杠,表示摩托車不能開!
[反思]:這個問題的提出,本意是發展孩子的擴散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雖然孩子們的發言很踴躍,但回答的知識面很狹隘,作為教師,我課前鋪墊還不夠,應事先布置孩子去觀察馬路上、超市里等公共場所的標志,讓孩子積累一定的感官經驗,這樣回答時,幼兒共享的經驗會更多。
我們教師里和幼兒園里還有許多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安全的地方,你覺得有哪些地方應該有安全標志?
幼兒:電源插頭不能碰!
幼兒:教室的窗戶不能爬!
幼兒:熱水瓶是危險的!
幼兒:玩大型玩具要小心!
[反思]:將安全標志轉化到我們的生活中,周圍的環境中,幼兒很容易感受和表達。
那就請你動動腦筋自己來做一個安全標志,幼兒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很容易設計出與別人不同的標志,大家都能興趣很高地設計標志,如蔡樂小朋友設計的“不能爬窗戶”,金凱小朋友設計的“看見紅燈禁止行走”、朱斌小朋友的“不攀爬欄桿”……
[反思]:在設計和繪制標志時,幼兒個個開動腦筋,大膽設計。但在設計前,教師應提醒幼兒設計時應注意的內容,如畫面簡單,讓別人一看就懂,禁止的斜杠應是紅色的等,讓幼兒明白標志是既簡單又能提醒別人的;另外,我的觀察還不夠細致,有些孩子的設計非常好,我沒有及時的發現和關注,這方面有些欠缺。
三、活動后的進一步反思:
1、層次清晰,環節一環扣一環,考慮到師幼湖動互動,能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
2、活動過程整體效果較好,重視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教師留給幼兒充分的活動空間,引導、鼓勵幼兒觀察、探索、討論,讓每個幼兒都有表達、設計的機會。在這樣的情境下,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豐富了經驗,拓展了思維,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3、活動體溫較為簡單而有針對性,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一句“你還見過別的安全標志嗎?它是什么樣的?我們的教師和幼兒園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大大激發了幼兒回答的興趣,充分發揮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4、課前鋪墊還不夠,應事先布置孩子去觀察馬路上、超市里等公共場所的標志,讓孩子積累一定的感官經驗,這樣在回答問題時,幼兒共享的經驗會更多!
5、示范用的標志太小,另外,設計標志前交代不夠細致。
從以上的活動案例中,我們看到了自己在成長,但要真正地做到把握好時機,及時地轉換師幼間的角色,今后還得不斷實踐,不斷思考,不斷積累經驗,力爭與我們的孩子,與我們的幼兒教育共同成長!
【案例:園本課題活動——制作安全標志的案例實錄】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哈哈鏡
下一篇:案例:我班的一個調皮男孩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