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在與孩子們共同活動的過程中也使我認識到:在我們的教育中還存在著很大的浪費現象,主要是教師腦力和體力的不必要支出。生活即教育,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素材和教具,如果我們能夠細心觀察、及時把握,合理應用,不僅我們輕松,孩子也會更加快樂。
又上數學活動了,人手一份的教具讓我準備起來苦不堪言。這次,我靈機一動:我也懶一回,讓孩子們自己在班內隨便找一些材料吧,省的還得做。于是,我便要求孩子隨便找4件你最喜歡的材料進行4的分解組成的理解、練習和記錄。立刻,班中熱鬧起來,有拿棋子的、有拿圖書的、還有用地板塊的、、、、、、看到孩子們興奮而專注的擺弄著手中的物品在那里記錄時,我簡直不敢相信:他們始終都處于積極主動狀態,包括后來的集體交流。在大家較有興趣的擺弄中,既熟練的掌握了4的分解組成又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和自信。
活動結束后我也在想:難道是我的一時懶惰給了他們更大的空間?難道我一直認為自己很“放手”,卻沒有做到真正的“放手”?帶著這些困惑,我又組織了一節類似的活動,即選擇班中任意材料來設計馬路“大迷宮”。開放性的材料為幼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再沒有老師幾種材料和幾張桌椅的束縛,他們有的用書擺,有的用泥捏,有的用木塊粘,有的用畫筆畫,還有的用凳子在教室正中央擺起了能夠行走的迷宮、、、、、、大家的方法五花八門,而且在幾個人的想法相同時還出現了幼兒自發的討論和實踐。
這次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開放性的活動材料不僅可以為幼兒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孩子們在這種民主的氛圍中容易產生認知沖突,在這種相互碰撞和摩擦中充分調動他們的內在潛質和自主探究的欲望。這樣既可以為老師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也真正的解放了孩子們,讓他們更自主,更自由的活動和游戲。
同時,在與孩子們共同活動的過程中也使我認識到:在我們的教育中還存在著很大的浪費現象,主要是教師腦力和體力的不必要支出。生活即教育,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素材和教具,如果我們能夠細心觀察、及時把握,合理應用,不僅我們輕松,孩子也會更加快樂。
【案例:開放性活動材料的應用】相關文章:
• 大班教育活動說課稿:各種各樣的樹
• 案例:一粒種子是怎樣長大的(種植園種植活動點滴談)
• 案例:方案活動“彩色世界”專題總結
• 案例:一次健康活動的思考
• 小班體育活動說課稿:玩具找家
• 案例:音樂活動案例反思
• 大班主題活動《我長大了》說課稿
• 案例:案例分析:愛心義賣活動
• 案例:不同觀念下的區角活動講評
• 案例:在美術活動中提高自信
• 案例:一次自由活動
• 案例:主題活動反思:發現在樹葉刷畫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