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既評價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知識、技能的發展情況,又評價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動手動腦能力;既評價幼兒交往能力、互助精神、自信心等,又關注其身體、心理健康狀況。
《規程》和新《綱要》重申了以兒童為活動中心的觀點,更強調了教育過程中活動主體的積極性,重視讓幼兒獨立、主動地學習,教師只是給予必要指導和幫助。許多教師在重視全體幼兒同步教育,協調發展的同時,應注意采用“異步教育、個性發展”。所謂“異步教育”是指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提供合適的學習內容與操作材料,讓幼兒獨立學習,教師針對不同幼兒的情況給予指導、幫助。那么,在異步教育中如何才能充分調動起幼兒的各種感官,增強幼兒動手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發展呢?我嘗試著讓幼兒進行自選性操作。即讓幼兒自己根據自己的興趣、實際能力,自由選擇各種不同的材料進行操作活動。當然,這種“自選”并非“逛超市”般的隨意。在新的活動內容,沒有接觸過的操作材料,操作辦法較為陌生時,教師在操作前給予詳細講解,讓幼兒有的放矢地進行操作。同時,在幼兒自選材料時,教師應因勢利導,使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行操作。實踐證明,在異步教育中采用自選性操作是行之有效的。那么,在組織自選性操作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哪幾個方面呢?
一、自選性操作活動的材料選擇
1、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特點選擇材料。在操作活動中,有些老師把對操作材料的選擇和的把握誤解為材料越多越好,越花俏越好,將幼兒帶入“為操作而操作”的誤區,完全忽略了幼兒思維的特點以及個體差異性。幼兒的思維形式是直觀、具體的,對于抽象的知識,幼兒需要四個階段來掌握,直觀的實物—語言表達——圖像把握—符號等。為此,老師為幼兒準備的材料要符合這四個層次的要求,并通過這四個層次來逐步發展幼兒的思維。
2、依據幼兒個體發展水平選擇材料。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有的孩子很快理解新活動的玩法,積極投入到操作過程中去,而有的孩子則感到困難,甚至無從下手。針對這種情況,為了調動每個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老師應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相應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操作,并慢慢從一個較低層次發展到另一個相對高一些的層次。
二、注意演示與操作時間的搭配
在自主性操作活動中,如果教師生怕幼兒記不住,花費大時間講解、演示。在剩下極短的時間里,幼兒才動手操作。如此倉促的操作活動,當然不能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的作用,從中發現問題,探索規律。因此教師必須注意把握講解演示的適時性,講究語言的精煉、準確性,留下較多的時間讓幼兒充分地選擇與操作。因為,幼兒通過操作,使之內化為思維活動,需要一個過程,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曾提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每個兒童都能達到高水平的學習。”幼兒的思維欠敏捷,又不熟悉操作技能,加之有些現象、原理是需要反復地嘗試、操作才能感知、發現的,如果沒有合理搭配演示與幼兒操作的時間,勢必使操作流于形式。當然,老師當幼兒已充分操作,達到預定目的后,教師也應及時中止幼兒的操作活動。
三、注意精心設計問題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無心地操作物質材料不能算主動地學習。”在自選性操作活動中,教師應說明操作的程序、方法,提出明確的操作要求,保證幼兒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減少盲目性、隨意性。在幼兒操作時,教師應恰到好處地向幼兒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及時糾正操作偏差,強化操作目的,促進積極的思維,達到良好的操作效果,因此,精心設計有質量的提問是很重要的,教師應根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提出不同次的問題,問題要帶有啟發性,能激發幼兒思考,同時,問題的設計要注意開放性,使幼兒自己大膽地表達,并且緊扣活動內容。例如:在“有趣的噴泉”科學活動中,教師就根據幼兒的不同發展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把問題一一提出,如:
(1)先提出“怎樣使相通的容器噴出噴泉?”一開始就緊扣科學活動中心,讓幼兒的頭腦中有正確的思路,并能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2)接著,教師根據幼兒已掌握的知識經驗,又提:“用什么辦法使噴泉噴得更高?”這一問題比前一問題加深了一步;
(3)最后,教師又提出:“你來設計一款不一樣的噴泉”由于這一活動多采用開放性,啟發性提問,每一問題都緊扣活動內容,因而幼兒的思維非常活躍,學習探索也更加積極、主動。四、注意教育評價的科學性教育評價的目的是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發現和發展幼兒多方面的潛能。要采用多元化的開放的評價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所以在評價中要注意:
(1)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觀察評價,教師在活動前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表格,或列一些要點,對幼兒的自選性操作活動情況進行現場評量。這樣教師在評價時才知道應該及時鼓勵、推廣什么?哪些是幼兒智慧的火花。使評價更科學、更適當、更能體現典型性。
(2)評價要從表面轉為實質,單純地從幼兒“玩過了這個組”上進行評價是表面性的、膚淺的,我們的評價要點首先應放在幼兒操作后的活動質量上,要從幼兒實質上的“獲得”去評價,即評價幼兒在活動中如何發現問題,并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對采用不同于別人的方式進行嘗試、操作的幼兒要肯定,重視操作的過程,重視學習的過程,評價要從“學會”轉為“會學”。
(3)教師講評、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讓幼兒參與評價,不僅有避免教師認識的主觀片面性,而且有助于幼兒發現自我,讓每個幼兒都能樹立自信心,勇于面對困難,克服困難,有利于教師將這些來自不同幼兒的學習經驗加以推廣,從而促進不同能力的幼兒都得到發展。
(4)變知識評價、技能評價為多因素評價。既評價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知識、技能的發展情況,又評價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動手動腦能力;既評價幼兒交往能力、互助精神、自信心等,又關注其身體、心理健康狀況。
從以上幾方面可以看出,異步教育中采用自選性操作活動能充分讓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能使教師面對個別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了解、指導幼兒的發展,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充分的發展,達到他們各自的“最近發展區”。
連江縣鳳城中心幼兒園 鄭敏釗
【異步教育中的自選性操作活動】相關文章:
上一篇:如何培養小班幼兒健康愉快的情感
下一篇:情感智慧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