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格技術是什么?
微格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到教學過程中,是一種縮小的、可控的教學方式,它通過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和評價理論、對未來教師或在職 教師在正常教學活動中的各種具體教學技能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是一種將正常教學活動進行解構、系統訓練未來教師教學技能的有效教學方式。它于1963年由美國Allen博士首次提出,并于20世紀80年代 引入到中國。微格教學方法自形成以來,日漸被各師范院校認可、采納,在培養教師的教學技能、訓練教師教學體態儀表等方面均受到各 方好評。幼兒園的教學不同于中小學,幼兒是通過游戲來學習的, 而對幼兒游戲進行觀察,解讀幼兒行為背后的特點,是幼兒教師的基 本能力,因此這里的微格技術是指教師在幼兒游戲中捕捉真實事件, 通過拍攝游戲視頻并截取定點微格,再進行視頻回放,引導教師在真 實情景中進行反思,研讀,全面客觀地再現兒童學習的動態性、復雜性,彌補現場觀察的疏忽,提升教師評價兒童學習的能力。
二、微格技術的特征
微格技術具有以下兩方面的特征:一是細化觀察情境。微格技術 將一連串的幼兒游戲行為進行分解,聚焦事件,能夠真實反映幼兒的 行為。教師觀察幼兒在區域活動和游戲活動中的行為和語言,解讀幼 兒的經驗建構和學習發展。適用于聚焦分析群體、小組或個別幼兒的游戲。二是縮小觀察范圍。微格技術的微,體現在還體現在兩個方面: 觀察對象和觀察時間,一般進行微格技術以小組為單位,每組人數為 5-10人,觀察時間為5-15分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更有利于 教師對某種行為能進入有針對性的、深入、具體的探討;而簡短的觀察時間設置則可使觀察更具針對性、突出重點。
三、微格技術在幼兒游戲觀察中的應用步驟
(一) 學習一一學習相應的游戲理論知識、拍攝處理技術及幼兒 觀察方法。進行幼兒游戲的微格觀察,首先,須掌握相關的幼兒游戲 的理論知識,了解游戲對于幼兒的意義、游戲的作用、分類,為日后組織游戲活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次,讓教師掌握微格技術的拍 攝處理過程,調動教師學習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微格技術的順利開展。 最后,掌握游戲觀察的多種方法是最主要目標。
(二) 拍攝制作一一選擇幼兒游戲情境進行拍攝記錄。教師對幼 兒游戲進行拍攝,然后截取關鍵事件,對重點事件中幼兒的對話加上 字幕,回放重點片段,以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經驗水平、行為特點和同伴關系。
(三) 分析評價一一教師、幼兒進行反思性評價。根據攝像資料, 對幼兒的行為表現進行討論、客觀、具體的評價,解讀幼兒行為,反 思教師的支持策略等。還可以在游戲回顧評價環節,將視頻給孩子看, 讓孩子直觀的感受并評價,讓幼兒在下次的游戲中能自主調整自己的游戲行為。
(四) 再觀察一一進行綜合的游戲觀察。反思總結后,再對幼兒 的游戲進行綜合,還原幼兒游戲活動,這是微格技術所要達到的終極 目標,因此在進行專題專項觀察與反思后再進行游戲觀察也是微格技術運用的重要程序之一。完成小組觀察后,準備幼兒園不同班級的游 戲觀察,然后再進行評價反饋。
四、微格技術下的觀察評價教研案例分享——例:大班戶外游戲《狼抓小羊》
皮亞杰曾經說過,游戲是觀察幼兒心靈的窗口,我們老師通過對游戲的觀察記錄等方法來了解幼兒,了解幼兒個體間的差異,以此來找到掌握對應的策略和方法。
在9月進行的幼師口袋杭州“信息化智慧校園”學術分享專場,杭州市錢塘區江潮幼兒園的老師們就進行了一場圍繞游戲的現場教研。老師們以一段游戲視頻入手,通過收集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信息并加以分析解讀,來為幼兒提供個別化的、具體且有意義的反饋和評價,進而促進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
01游戲開展背景
這個視頻來自于大班幼兒,錄制于小朋友來園后的戶外晨間自主鍛煉。視頻里面主要出現的游戲材料是輪胎,主要講的是7個小朋友利用輪胎玩狼抓小羊的游戲。
因為這是一個幼兒自發的,需要幼兒自己分配角色、調控進程的游戲,當班老師并沒有過多介入,而是選擇了以錄視頻的方式,這有助于教師觀察到更多幼兒真實的狀態,真正了解到幼兒發展的需要。
02交流研討
針對自己在視頻中所看到的內容,教研團隊的老師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1)對條紋衣服男孩的觀察
有的老師觀察到視頻中穿條紋衣服的孩子在整個游戲過程中非常主動。
一方面,他總是積極地承擔游戲的角色,積極為游戲伙伴提供幫助;另一方面,他主動打破了游戲狀態,讓原本只能玩法單一的“小羊”也能跑出小窩,讓游戲變得更有趣。
此外,他活潑興奮的表現也成功帶動了其他小朋友的游戲熱情,讓氛圍熱鬧了起來。
對此,老師可以從家長和老師兩方面來為他提供支持。
從家長方面,可以借助觀察記錄工具把這段視頻發到孩子的成長檔案中,再加上老師對孩子的觀察記錄與分析,能讓家長從專業的角度更加地了解孩子,并對子在游戲中表現出的積極主動、敢于嘗試的品質進行表揚。
從教師方面,老師可以讓條紋男孩在游戲分享環節中給其他幼兒講一講自己的感受或評價一下自己的游戲表現。
同時,老師也要表揚他的這一閃光點,鼓勵他繼續保持,并在之后的活動中盡可能地豐富材料,為更多孩子創造探索、嘗試的機會。
(2)對紅衣服男孩的觀察
也有的老師觀察到紅衣服男孩,較強的組織能力,具體表現這名孩子在游戲中對規則的清晰認識、對規則的持續監督以及對同伴講述規則時清晰的表達。
由此可見其社會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應該都是挺不錯的。
《指南》社會領域中6歲有這樣一條指標:能主動發起活動或在活動中出主意,想辦法。對此給他頒發一枚“自信小主人”的徽章。
而后續無論是在幼兒園或者是在家庭教育當中,老師都可以賦予給這位紅衣服男孩更多的能力展現機會,如在家庭大掃除中讓孩子來決定分工,有助于他組織能力的持續提升,并也能鍛煉他的社會責任感。
(3)對中途加入游戲的穿裙子女孩的觀察
也有的老師把目光放向了中途加入游戲的裙子女孩。她覺得這也是一個社會領域能力發展較好的孩子,一方面體現在她在當大灰狼時生動的動作表現;
另一方面表現在她告訴被抓到了條紋男孩要停止游戲遵守規則,這說明她能夠用語言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和沖突。
此外,這位小女孩還在游戲中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選擇“吃”小羊來靈活結束游戲進入下一階段,比較好地解決了“小羊”害怕被抓而躲在輪胎里,而“大灰狼”又疲于追逐的問題。
而同時,小女孩在游戲中也進行了比較長時間的追逐過程,但她并沒有因為累就放棄不玩,因此老師也可以給她頒發一枚“專注堅持力”的徽章,這可以更好地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在游戲中表現的好品質,然后對她加以鼓勵與肯定。
而后續的一日生活中,老師也可以充分發揮這名孩子的能力優勢,嘗試讓她自行發起、參與游戲;還可以通過行為檢核表、等級評價表等多元的評價形式對這位女孩做長期的“增值評價”,有助于持續追蹤其社會領域能力發展的狀況。
03啟示與感悟
由以上討論交流可見,除了信息化的成長記錄工具,要想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還需要我們老師智慧的投入,學習更多的評價方法,以支持我們老師做好觀察、深入分析,更好地理解幼兒,進而運用更適宜的方法去支持兒童。
教師也可以借助家長資源,家園協同共同推動和支持孩子的學習和發展。可以利用家長與教師共同表揚這樣一種正向激勵的方式,對幼兒進行品德培養教育。
而在實際觀察中,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到游戲中表現積極主動的幼兒,還要關注那些游戲中比較被動的孩子,并鼓勵他們在之后的游戲中也能積極嘗試。
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教研的形式,去聽取同事、別班老師視角下對自己班內幼兒表現行為的看法與建議,博采眾長,讓自己的觀察內容更豐富、思路更開闊。
最后,教師在對孩子不斷的解碼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始終相信兒童是永遠充滿熱情的學習者,是有力量的學習者,這樣才能更好的去支持兒童在游戲和其他活動中的學習。
【微格技術下的觀察,提升課程評價力研修分享】相關文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