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幼教事業的發展,多媒體已走進幼兒園。根據幼兒對動畫世界的喜歡,利用多媒體文聲并茂的特點,萌發幼兒想學、要學、樂學的心理,促進幼兒早期智力的開發,進一步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無法替代的優越性。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鮮艷的色彩、形象的畫面、清晰的文字、親切的語言、逼真的動態,創設出新穎獨特的語言情景,它能使教學過程充滿童心、童趣,更能活躍幼兒的思維,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對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有著深刻的影響。下面我就此談談多媒體在語言活動中的運用。
一、以色彩激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好奇心強,對鮮艷的色彩有著天生的親近感,多媒體軟件往往以色彩艷麗吸引幼兒,這自然增加了教學的魅力,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大班故事《會變的房子》,著裝鮮艷的小熊提著蜂蜜桶走在楓葉飄紅的樹林里,來到一座綠色的房子前,明亮的色彩一下子吸引了孩子。隨著故事的講述,房子不斷變換著色彩,紅色、蘭色、黃色、白色……孩子們產生好奇和疑問,促使孩子積極質疑。“為什么房子會變色?可能來了哪些小動物?他們為什么會把房子刷成不同的顏色?這些鮮艷的色彩是用什么果醬做的呢?” 幼兒情不自禁地想說樂說,很快進入到活動中,爭先恐后地編著故事。直至整個活動之后,幼兒都興致未盡。整個活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
二、以圖像解難。
幼兒受身心發展的限制,有許多難以理解的詞,很難在表達過程中通過想像形成鮮明的畫面。傳統教學方法中配以模型掛圖和死板的教學道具,既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講解說明,又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而通過多媒體操作幫助,結合語言和畫面進行動感的想像,圖像直觀,化難為易,讓幼兒親臨其境順利地理解了詞義。多媒體技術給予了幼兒良好的圖像感受,促進其語言理解能力的發展。例如:在《三只小豬》的故事中,幼兒對“猛撲”、“急忙”、“夸獎”這幾個詞難以理解。首先,我利用慢放的功能播放大灰狼朝著小豬猛撲的畫面,并引導幼兒分組模仿大灰狼猛撲的動作以及小豬害怕叫救命的話語,使幼兒更好地理解“猛撲”這一詞;其次,反復播放豬弟弟對豬哥哥喊道“豬哥哥,快到我的石頭房子里來”,豬哥哥急忙向房子里跑去的畫面。幼兒聯系生活經驗理解了疑點,悟出了“急忙”這一詞實質;再次,教師將豬媽媽夸獎豬弟弟的畫面設置成定格狀態,讓幼兒能更仔細地觀察到小豬們的不同表情,豬弟弟受表揚的畫面,這樣幼兒便順利地理解了“夸獎”的含義。由此可見,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多種技巧,順利地幫孩子理解了詞義。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以文字促學。
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對文字越來越感興趣。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學習文字,使教學活動錦上添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指認學過的
兒歌、散文中的文字,學習詞語。例如:中班散文詩《落葉》,當幼兒隨著落葉被小蟲、螞蟻、小魚、燕子當作房子、小船、傘、電報時,興奮極了!紛紛舉手大膽創編散文。我又回到原來的散文上,讓幼兒完整欣賞了散文。最后,我在電腦里以文字的形式顯示了整篇散文,請幼兒一起看著文字讀一讀。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我還把相關的文字定格放大,讓幼兒指一指、認一認、說一說。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幼兒很快理解了散文的內容,體驗了其中優美的意境,并且不知不覺認識了里面的文字。可見多媒體增強了語言活動的趣味性、直觀性,促進他們想學、敢說、喜歡學。
四、以聲音表情。
多媒體教學除了在視覺上的優勢外,它還將聽覺藝術融入到語言活動中來,營造出一種聲、情、意交融的語言氛圍。既能完整欣賞文學作品內容,又能讓幼兒在視覺與聽覺的交替作用下,與文學作品產生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例如:童話故事《小熊請客》,小熊生日,請公雞、小狗、小貓到家里做客,唯獨沒請小狐貍。因為小狐貍好吃懶做,不干活,小狐貍請大家帶它去小熊家,誰都不愿意。多媒體中把小動物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用不同的語氣表現出朋友們要去做客的喜悅心情和小狐貍狡猾、氣急敗壞的樣子。孩子們隨著多媒體又喜又氣,接下來的表演活動,孩子們模仿小動物說話,語調、語氣隨著感情不斷變化,表演現場熱鬧,氣氛歡快。在理解文學作品的基礎上,為幼兒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創造了機會,讓孩子們如臨其境,引領孩子們更好地學習語言。
五、以動態導悟。
孩子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動態的畫面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語言。多媒體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將抽象的書面語言變為讓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語言。例如:大班散文詩欣賞《秋天的雨》,運用多媒體技術后,將靜態的、平面的畫面變成動態、生動形象的情景,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形象,使幼兒在身臨其境中直接感受。當
背景音樂輕輕地響起《秋日的私語》時,雨滴答滴答地從天空中落下來,秋天的大門徐徐打開,一朵朵美麗的菊花盛開了,銀杏慢慢變黃了,楓葉慢慢變紅了,果子慢慢成熟了……在這種詩情畫意的教學情境中,幼兒觀賞到菊花、銀杏、楓葉、果子慢慢的動態變化,注意力高度集中,興趣濃厚,積極主動地把所聽、所看到的秋天告訴大家。仿佛悟出了秋雨的無窮魅力,幼兒不僅僅將它單純地作為某一知識去理解,而是在積極運用已有的經驗理解。中從而增強了詩歌散文的教學效果。
總之,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悉心體察,精心施教,更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的不斷創新。而多媒體集色彩、聲音、動畫、圖像、文字為一體,增強了語言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讓多媒體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永遠綻放光彩吧!
【淺談幼兒園語言活動中多媒體運用】相關文章:
• 巧用多媒體,創新幼兒園數學活動
• 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
• 多媒體——幼兒園教學新的生機
• 幼兒園運用多媒體教學重要意義
• 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
• 多媒體影響下的幼兒園音樂教學
• 幼兒園體操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
• 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 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
• 淺析幼兒園的多媒體教學
• 淺談幼兒園如何運用多媒體教學
• 優化幼兒園教學 合理運用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