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注重過程忽略結果
第一次參加優質課觀摩活動,我興奮著、期待著……早晨天色還黑,我們就出發了,車子載著我們向著淄博奔馳。或許由于大腦過度興奮的緣故,一路上我竟沒有睡意,透過窗望著遠處。顛簸了三個多小時,終于到了目的地。
曾聽一朋友說外出學習是很累的一件事情,現在看來果然如此。下了車直奔會場,第一節教學活動已經開始了。就這樣連續聽了四節課,大腦不停的思考,手不停的記筆記。隨后是報告會、教學活動、報告會。兩天的時間,聽到了很多新鮮的話,了解了很多新鮮的思想,對我的觸動很大,感觸頗深。
“我注重的是活動的過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的能否體驗快樂”,這是來自上海的一位教師的話。這位教師上完自己的課后,主持人請臺下的教師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一位教師對剛剛結束的教學活動提出了質疑,理由是在整個活動結束后,孩子們沒有能掌握這節教學活動中應該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因此說這節課沒有太大的意義。臺下的這位老師說完后,我迅速的整理了一下思路,從這位老師的角度來考慮確實如此,孩子們沒有幾個能夠學到什么東西的。我也有此判定:上海的老師講課也不怎么樣么!就在這時,剛剛講完課的上海老師又回到了舞臺。她說:“各位老師,我注重的是孩子在我這節教學活動中能否體驗快樂,并不是為了讓孩子學到具體的知識而進行這節教學活動的。”一語驚醒夢中人,臺下開始竊竊私語。我慢慢的覺悟過來,這位老師的最終目標是孩子能夠體驗活動的樂趣,真正的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是教育理念的不同,在每一節課中,我們老師強調的總是你能學會多少,他能學會多少,我這節課能否教會孩子們。簡單的將知識的吸入量作為衡量教學活動成敗的標準,而忽略了孩子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感受,孩子是否是快樂的,是否是心甘情愿去接受教學活動的。不禁令人思考良久。
看到同事們談論著有應彩云老師的課時興奮的表情,我不禁很好奇,這是怎樣的一位老師?聽了應老師的課后,我才發現,無窮的魅力果然存在,我深深地陶醉在應老師的教學活動中。應老師講的小班情景閱讀藏在哪里了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整個教學活動中那就是一場游戲,是應老師和小班小朋友做的一場捉迷藏的游戲。應老師引導著孩子去做事情,去思考問題,并教會了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應老師不停地引導孩子去說,引導孩子去做,盡管有的孩子沒有明白應老師的意思,應老師也不會直接的告訴孩子們下一步應該怎么做。聽完應彩云老師的兩節課,讓我感慨頗多,反思著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為,思考著自己能給孩子們帶來多少的快樂,心里隱隱約約的有些痛。聽一節優秀教師的課,總會讓人思考良久。
淄博之行,讓我對幼兒園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幼兒在教學過程中能否體驗快樂是最重要的;教學時注重對幼兒的引導,而非一味的灌輸。思考自己的所見所聞,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同時結合自己和幼兒的實際情況,爭取在教學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
【幼兒教育隨筆注重過程忽略結果】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