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教案《蝸牛與黃鸝鳥》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歌曲中活潑、詼諧的性質,會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能選擇合適的樂器為歌曲伴奏,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蝸牛與黃鸝鳥》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選擇合適的樂器為歌曲伴奏。
2:感受歌曲中活潑、詼諧的性質,會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3:能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4:會選擇合適的打擊樂為樂器伴奏。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6: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前經驗準備嘗試過用打擊樂器給歌曲伴奏物質準備歌曲《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蝸牛與黃鸝鳥各一個、節奏圖譜一張、鈴鐺和木魚幼兒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導入:
一、通過故事,引出課題。
(出示蝸牛與黃鸝鳥)對,有一天,小蝸牛背著重重的殼來到了一顆葡萄樹下,這時候一只黃鸝鳥高高興興地也飛過來了停在了葡萄樹上,但是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來我們來聽一聽音樂就知道了!
基本環節:
二、聆聽歌曲使幼兒第一次感受歌曲的節奏。
一、(出示圖片)
1、小蝸牛也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有又是怎樣爬的呢?
師:同時引導幼兒唱一唱、學一學蝸牛的動作師:這時候黃鸝鳥是怎樣做的,有對它說了些什么呢?
幼:阿黃阿黃鸝兒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時引導幼兒唱一唱
三、看圖譜用動作表現出歌曲的節奏
1、“其實蝸牛與黃鸝鳥也給我們準備了很多動作,咦,躲到哪里去了呢?”
2、(出示圖譜)圖譜上面畫了些什么呢,請你找一找幼:有拍手、搭肩、跺腳
師:原來蝸牛和黃鸝鳥想讓小朋友也來學一學它們的動作。
3、引導幼兒學會看圖譜做動作,教師邊示范做動作。
4、接下來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學一學蝸牛和黃鸝鳥吧!(全體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
5、幼兒互相合作打節奏(面對面拍手)結束:
四、打擊樂合奏
小百科: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6000多顆牙齒。在蝸牛的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科學家們稱之為“齒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蝸牛與黃鸝鳥》】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石頭剪刀布》含反思
• 小班音樂優秀教案《玩具兵進行曲》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花狗》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超級歌會》含反思
• 大班音樂教案:刷牙歌
• 幼兒園中班教案《大雨小雨》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巡邏兵進行曲》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找老婆》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蓋房子》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夢幻溪》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灰老鼠》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中國功夫》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