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小猴上學》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客觀的進行評價,認真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常規,減少對小學的陌生感,使幼兒萌發上學的愿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小猴上學》教案吧。
活動目標
1、 認真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2、 能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客觀的進行評價。
3、 減少對小學的陌生感,使幼兒萌發上學的愿望。
4、 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和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能連貫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客觀的進行評價。
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活動目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主要做了以下準備:故事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流程
我針對本次活動,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 設置懸念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有只小猴子要去上小學了,他在上學第一天會發生什么事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猜想。
2、 分步出示掛圖,聯系畫面請幼兒講述
——講述第一段故事,設計提問:
① 小猴子晚起了一分鐘結果怎樣呢?② 小猴子在家里是怎樣做的③ 小猴子在上學的路上發生了什么事?
小結:小猴子晚起了一分鐘,卻在十字路口碰上了紅燈,晚了一班車。遲到了30分鐘。這說明每一分鐘都很重要,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講述第二段故事,設計提問:
① 小猴子為什么會坐立不安 ② 長頸鹿老師為什么會嘆氣?③ 課間十分鐘還可以干什么?
小結:課間十分鐘可以盡情地放松,但需要的話應該先喝水、小便,把下一節課的課本準備好,再和同學一起游戲。
——講述第三段故事,設計提問: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會怎么做呢?
——講述最后一段,提問:請小朋友幫助小猴子想一想怎樣合理的利用時間?我們應該學習小猴子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3、 幼兒看掛圖,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講述完故事后提問:小猴子懂事的點了點頭,那么小猴子上學第二天會怎么做呢?
4、 引導幼兒續編故事,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常規
活動小結:幼兒通過聽故事和續編故事理解了故事內容和小學的學習生活常規。能用自己的語言連貫的表述出自己的觀點和評價。
小百科:猴子是一個總稱。靈長類中很多動物我們都稱之為猴。靈長目是哺乳綱的1目,動物界最高等的類群,大腦發達;眼眶朝向前方,眶間距窄;手和腳的趾(指)分開,大拇指靈活,多數能與其他趾(指)對握。它也是中國十二生肖之一。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猴上學》】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教案《重要電話》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借動物》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自己去吧》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虎和兔》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長大了》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老鼠》
• 中班語言教案《山上有個木頭人》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祖國媽媽的懷抱》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神奇的小火車》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北極熊賣雪糕》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誰幫助了小桃仁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冬天運動才會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