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案《圓圓歌》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能仔細傾聽兒歌,理解主要的兒歌內容,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語言《圓圓歌》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能仔細傾聽兒歌,理解主要的兒歌內容。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各種圓形的圖片及實物;玩具若干(圓形或某個部位是圓形的物品);課件
活動過程:
(一)、游戲情境,調動經驗。
1、觀察玩具,說出名稱。
師:今天“圓圓王國”給小朋友們送來了很多玩具寶寶,你們看看都有些什么?
【直觀呈現各種玩具,請幼兒觀察,說出這些玩具的名稱。】
2、幼兒“玩”玩具,體驗“玩”的感覺。
師:現在小朋友們就和玩具寶寶們一起做游戲吧!
你玩的玩具是什么?你是怎樣玩的?
【幼兒自由玩玩具,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玩玩具的情況,引導幼兒說出怎樣玩的動詞(如:小鈴鼓想起來了,小汽車跑起來等)】
3、集體討論,交流經驗。
師: A、剛才小朋友玩的玩具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某個部位是圓形的。
B、你剛才玩了什么?這個玩具哪里是圓形的?C、你是怎樣玩的?
【結合幼兒的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玩具,展示幼兒說的玩法,注意引導幼兒圍繞“圓”的主題表達,加深幼兒的印象。】
(二)、欣賞學習,理解內容
1、欣賞兒歌,體驗兒歌的韻律美。
師:圓圓王國不光送來了好玩的玩具,還帶來了好聽的兒歌《圓圓歌》,我們一起聽一聽。
【教師朗誦兒歌,幼兒欣賞兒歌】
2、學習兒歌,加深對兒歌的感受和理解。
師提問:a、兒歌里說到了什么形狀?說了幾樣圓的東西?
b、他是怎樣動起來的?
3、有表情的朗誦兒歌,并用肢體語言表現兒歌。
(三)、觀察圖譜,嘗試仿編。
1、根據圖譜朗讀兒歌,初步掌握兒歌的結構。
師:我們一起看著圖譜朗誦兒歌。
2、用圓形玩具編兒歌,體驗仿編的快樂。
師:剛才我們玩了許多圓形玩具,你能把玩過的玩具編進這首兒歌里嗎?
【請個別幼兒看著圖譜進行續編,再集體完整地朗誦續編的兒歌,】
(四)、拓展思路,自由仿編
1、觀察身體圓形的地方,仿編兒歌。
師:小朋友們看看自己小身體的什么地方是圓形的?他會做什么?試著把它也編進兒歌里。
【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身體,發現身體的什么地方是圓形的,并將其編進兒歌。】
2、觀察環境中圓形的物品,仿編兒歌。
師:小朋友們看看周圍什么地方是圓形的?試著把它也編進兒歌里。
【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創設,發現什么物品是圓形的?并將其編進兒歌。】
(五)、活動延伸:
師:在我們周圍除了有圓圓的東西,還有什么形狀的東西?
【鼓勵幼兒將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方形等物品編進兒歌中。】
活動反思:
《指南》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境。中班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比小班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們對一些短小精煉的兒歌很感興趣,也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能根據一些簡單的結構運用自己的創造、想象來仿編兒歌。
本活動旨在通過圖譜的運用來揭示兒歌的結構,幫助幼兒理解仿編兒歌。本節活動的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活動的教具準備得很充分,學具選擇了貼近幼兒生活的玩具,能利用環境創設開闊幼兒的視野,為幼兒創設了寬松的說話環境,調動了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并讓幼兒動靜結合,使語言活動趣味化游戲化、生活化。活動中幼兒的傾聽習慣很好,并能積極發言,能大膽地表現自己。
小百科:圓是一種幾何圖形。根據定義,通常用圓規來畫圓。 同圓內圓的直徑、半徑長度永遠相同,圓有無數條半徑和無數條直徑。圓是軸對稱、中心對稱圖形。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圓圓歌》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中班教案《動物開店》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