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旋律和結構的基礎上,學玩音樂游戲《司馬光砸缸》。
2.能在沙包的幫助以及教師語言、動作的提示下,合樂地做出砸缸救人和交換舞伴的動作。
3.體驗與不同伙伴舞蹈和躲藏追跑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碟片、錄音機、沙包一個。
2.幼兒會玩“切西瓜”的游戲。
3.15名幼兒圍坐成圓圈。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復習律動“司馬光砸缸”。
在古代,北宋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名叫司馬光。有一天,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戲,忽然有人掉到大水缸里去了。正在大家著急的時候啊,司馬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什么辦法?
(二)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司馬光砸缸》游戲的玩法。
1教師示范“砸缸救人”的游戲玩法。
下面呢,我來當那個司馬光,我還帶來了砸缸的工具:一塊大石頭。待會兒,被救出來的人,誰先跑回來,搬起大石頭誰就是?好,聽好音樂。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反復游戲。
好,下一位司馬光是誰?司馬光選出來了,可以繼續玩游戲了嗎?缸里又沒人了怎么辦?
司馬光砸了缸之后,缸的什么位置破了?那水流出來了,砸破的缸片到哪兒去了呢?
里面被救的小朋友要出來,他們兩個要進去,如果他們四個人同時跑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那誰先跑呢?為什么?
現在誰是下一個司馬光?那原來的司馬光站哪兒呢?對了,站在缸的缺口處。看懂了嗎?
3.幼兒嘗試反復游戲。(唱譜練習——隨樂練習)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可不可以?我先來當第一個司馬光。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學習被淹小朋友的動作。
你們覺得掉進缸里可能會做些什么呢?
5.幼兒完整游戲。
那我們再來玩一次,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加上剛剛我們討論的這些動作,好嗎?
(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司馬光砸缸》游戲中的集體舞。
1.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兩人結伴玩游戲的方法。
下面啊,我們站起來和好朋友面對面來玩這個游戲,好不好?歌里有一個搖手的動作,現在和好朋友面對面可以怎么搖呢?我們聽著音樂來試一試。
2.教師引導幼兒遷移“找朋友”的游戲經驗,學習交換舞伴的方法。
剛剛,我們只是和對面的好朋友來玩游戲的,那我怎樣才能和更多的朋友來玩這個游戲呢?
誰來說一說,蒙眼睛、打開的動作和以前哪里不一樣?我們跟著音樂來試一試。誰來說說看,剛才你一共和幾個小朋友玩了游戲?
那怎樣才能讓我們每次換的朋友都不一樣呢?
我要來考考你們了,我是把原來的哪個動作換成了“交換位置”?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嗎?
3.游戲結尾增加“砸缸”——“慶祝”環節,再次游戲。
我們在哪一句歌的時候要手拉手圍成一個大缸?這個時候,誰就準備要出場啦?記住哦!當游戲最后結束的時候,還是有兩個小朋友沒有被救出來哎,怎么辦?
小朋友被救出來了,你們高不高興啊?那等里面的小朋友跑出來之后,我們可以一起做一個表示勝利的手勢,什么手勢“耶!”
【幼兒園大班音樂游戲教案:司馬光砸缸】相關文章:
•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歡樂草原
• 幼兒園大班音樂:可愛的家庭
• 大家來看燈
• 幼兒園大班舞蹈:達坂城的姑娘
• 中班音樂游戲活動:小星星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童話劇小紅帽
•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熊和木頭人
• 大班音樂欣賞:蘋果樹找醫生
•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鴨子上橋》
• 幼兒園學前班音樂教案:《勞動最光榮》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聽聽樂曲的長短
• 幼兒園大班歌曲教案《老師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