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中的材料提供對整個活動的成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研討的第三環節,我們分兩組,分別從材料投放前的準備階段和材料投放后的使用階段來進行分組討論。大家圍繞在該階段“我們教師要注意些什么?”或者“可以怎么做?”,討論如下:
一、 投放前的準備階段
1. 材料考慮:
選擇最適合教學目標,便于幼兒操作的材料
計算準備的材料數量,根據幼兒人數和活動操作形式來考慮。
材料有多種來源途徑,如生活中的廢舊材料、教師制作的材料和購買的材料,但都要安全性。
投放材料應符合本年齡段和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
2. 教師注意:
教師課前反復操作試驗
對材料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有預設性
3. 幼兒準備:
幼兒對實驗活動的內容要有一定相關的知識經驗
具有初步的科學操作、記錄等技能和較好的教學常規
4. 材料擺放:
場地:便于幼兒操作同時又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材料:考慮實驗的先后順序和一些細節問題
二、 投放后的使用階段
1. 清楚交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目標
2. 強調放置操作材料的注意事項
3. 允許孩子進行多次探索和操作
4. 減少操作失誤而導致的操作結果的差異
【科學教學中的材料提供應注意的事項】相關文章:
• 認識人類家園活動研究
• 照鏡子
• 科學教學小論文
• 初探幼兒科學認讀的教學方法
• 初探初中生科學課堂“失語癥”的成因與對策
• 幼兒對光的樸素認識
• 淺議地方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 用科學態度對待科學教育
• 現在的科學課怎么上
• 我國幼兒活動科學教育論文
• 科學家做事要小心
•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