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見飯桌上紅紅的辣椒,吵著要嘗一嘗;看見地上顏色好看的石頭,拿起來嘗了一嘗;媽媽買回來一只滿身是刺的菠蘿,孩子從沒見過這個東西,一下子吸引住了,伸手想去摸一摸……遇到這些情況,作為家長的你,是怎樣應對的呢?根據我的觀察,大部分的家長都會作出這樣的回應:“辣椒很辣,小孩子不能吃!”然后趕忙把辣椒挪開了;“地上的石頭這么臟,怎么可以拿來咬,傻瓜!快點把它丟掉!”然后一把搶過石頭扔得遠遠的;“菠蘿會刺傷你的小手,等媽媽削好了再給你吃。”然后飛快地把菠蘿拿進廚房……這樣的反應,你可能以為可以保護孩子,但是,你也許沒有意識到,什么都想“試一試”,就是孩子的探索、創新精神的萌芽,是非�?少F的,如果這種行為得不到鼓勵,反而被壓制,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這樣的行為爸爸媽媽不喜歡,是不好的,于是變成什么都不想試,什么都不敢試了。
兒童天生就有探索精神,什么都想試一試,而且不會顧慮會不會失敗。桌上放著一只紅紅的塑料蘋果,孩子一定會拿起來咬一咬,這才發現這只蘋果是假的,于是學會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地上有積木,有的孩子會拿起來咬一咬,扔一扔,然后孩子才會明白,積木不好吃,但是摔不破……孩子通過這些探索、嘗試活動去認識周圍的世界,這種探索精神,使孩子勇于去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勇于創新和創造。
試想一想,世界上有哪一件發明創造,不是人們大膽嘗試、不怕失敗換來的?沒有萊特兄弟冒著生命危險的幾百次試驗,哪來今天的機動飛機?沒有哥倫布置生死于度外的冒險,哪來美洲大陸的發現?還有避雷針的發明,無線電的發明和應用,電燈、電話的發明,哪一個不是發明者不怕失敗、大膽嘗試的結果?
中國人很聰明,可是,近百年來,我們的科技發展水平滯后了,我們的創新能力不如歐洲、美國、日本等,我們的創新產品明顯少于這些國家,這個事實使我們感到心痛。其實孩子一生下來,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探索心,關鍵是父母的教育態度、方法、學校教育所鼓勵的東西以及整個社會的風氣,如果孩子的探索創新是被鼓勵的,而且還想用各種辦法來發展、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這種天賦就能得到發展;如果孩子的探索行為不被鼓勵,反而受到壓制,孩子天賦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就會被扼殺。我們的家長、老師、社會制度究竟是鼓勵還是壓制孩子的創造力?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孩子的成長問題,而是關系到整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大問題了。
家長和老師如何有意識地保護兒童的創新精神、發展兒童的創造能力呢?讓我們先來看一看下面這個例子:
在美國的小學課堂里,正在上一節課——《蚯蚓》。老師拿來一盆蚯蚓,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研究蚯蚓,請同學們自己上來,每人拿一條蚯蚓。”
同學們都用一張紙,想把蚯蚓帶回去,但是,不聽話的蚯蚓紛紛從孩子們的手中逃脫,有的爬到墻角,有的溜到椅子下面。于是課室里來了個“全場大搜捕”。
這么亂,怎么上課?但老師并沒有認為這樣不好,他說:“如果上的是關于蚯蚓的課,同學們連捉蚯蚓都沒有學會,怎么能說是成功的課呢?”
過了一會,同學們終于把蚯蚓都抓了回來,老師請他們研究一下蚯蚓,然后說出自己研究的結果。
—個孩子站起來說:“它沒有腿,可是會爬。”
老師說:“對!”
另一個孩子說:“那不是爬,是蠕動。”
老師說:“對,你說得更準確。”
又有同學說:“老師,我發現蚯蚓是由許多環組成的。
老師說:“好,你觀察得很仔細。”
又有一個說:“老師,我把蚯蚓放到嘴里嘗了嘗,發現它是咸的。”
老師高興地說:“你很勇敢,親自嘗了嘗,我不如你。”
【如何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相關文章:
上一篇:創新意識的培養,從娃娃抓起
下一篇:注重幼兒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