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魚媽媽生魚寶寶了》
觀察記錄 日期:2016-01-16 作者:vigilia°寶瓜
我們班的動植物角里養了幾條小金魚,沒幾天細心的孩子們就發現了這幾條金魚異常圓鼓的肚子。他們在一起議論:“是不是小魚要生魚寶寶了呢?那生下來的小魚是不是就會游泳了呢?小魚媽媽能生幾條魚寶寶呢?孩子們對金魚充滿了猜測和期望。課下孩子們圍在魚缸前似乎有點目不轉睛,就連上課時魚缸周圍的幾個孩子們也會“偷看”小魚的變化。
在四天之后,小魚媽媽陸續開始生小魚寶寶了。孩子們驚喜的為主魚缸前看著、數著,連眼睛都不肯眨一下。
“你看,魚寶寶生下來就會游泳。”
“老師,這個魚媽媽生了五條小魚。
“老師,小魚和魚媽媽長得真像啊!”……
孩子們的之前的種種猜測,終于有了答案。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孩子們的專注點分別集中在魚媽媽和魚寶寶身上。“魚寶寶吃什么呢?會不會也像自己一樣喝奶呢?魚媽媽的肚子癟癟的,那什么時候還會再有小寶寶呢?我把問題留給了孩子們,而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網絡、翻閱圖書尋找答案。
晨間活動時,孩子們帶來了自己的答案。有的說:魚媽媽生完小魚很累,一定要放在單獨的魚缸里休息,魚寶寶剛出生第一天最好不要喂食,最好第二天喂;有的說:魚媽媽生完寶寶一定要分開,要不魚寶寶會被媽媽吃掉;還有的說:魚寶寶太小了,不能喂太多魚食……孩子們爭著說著自己找到的答案。
聽著孩子們關于喂養小魚的講述,我非常驚訝同時又感到高興,驚訝孩子們會通過不同的途徑來探尋答案,高興的是孩子們竟然會對魚媽媽生魚寶寶如此的感興趣,并能夠保持持續的關注度。
《指南》科學領域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探究能力。孩子對小魚出生后的喂養及生活習性產生了極大的探究興趣,接下來我應該讓孩子體驗過程。于是,根據孩子查閱的結果,我請孩子們每天擔任觀察員、喂養員對小魚進行觀察,并講述觀察情況。孩子們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小魚長得非常慢、喜歡在水草里游來游去,五六天魚缸里的水臟了,必須需要更換……孩子們邊觀察邊總結,并回憶與查閱的資料的內容是否相同,這個過程不僅是體驗探究的過程,也是有經驗總結提升的過程。
通過這則教育案例,我們可以看到當孩子對周圍表現出探究興趣是,作為成人我們要善于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給予幼兒探究的機會,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查閱資料來體驗過程,積累相關的經驗。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魚媽媽生魚寶寶了》】相關文章:
• 幼兒園觀察記錄案例《幼兒學玩乒乓球的最好形式》
• 幼兒園觀察記錄《“老師,你真能干”與“夠了,老師”》
• 幼兒觀察記錄《他需要的是別人的尊重》
• 優秀幼兒園觀察記錄《如何尊重孩子》
• 幼兒園老師觀察記錄《你的進步》
• 幼兒園觀察記錄《吃了變成什么》
• 幼兒園觀察記錄案例《給體育游戲一個情境》
• 中班觀察記錄《關注中班孩子的飲水》
•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平等的與寶寶相處》
• 幼兒觀察記錄《我愛上幼兒園了》
• 大班觀察記錄《頑皮孩子可以這樣教》
• 幼兒教師觀察記錄《讓孩子成為游戲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