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游戲還給童年,讓教育回歸生活”,這就是安吉游戲成功告訴我們的快樂游戲真諦。安吉游戲還給予了我們豐盈的教育啟示:任何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成功必定基于明確的目標觀;正確的兒童觀與教育觀是成功的保證;做幼兒園教師完全可以是幸福快樂的。鑒于安吉游戲的影響與學習,我們本學期嘗試學會“放手”,通過一日活動觀察中的“有效三分鐘”,傾聽孩子們的對話、觀察孩子們的行動,真正去體驗“解放自己,相信孩子”的教育改革。
下面,我就談一談 “小班孩子學會了自主進餐”。以往每到牛奶點心和午餐時間,我們老師和保育員阿姨都是早早地就把點心、飯菜進行分發裝盤;牛奶更是遞到每個孩子的手中。因為我們考慮到小班孩子的年齡太小,這些事情根本不會自己獨立去完成,主觀意識上我們成人在很大程度中都不太相信孩子們的能力。
十月初,我們班開始了讓孩子們嘗試學習自主進餐:上午引導幼兒學會自主選擇愛吃的餅干,學會自己從盤子中拿取牛奶;中午引導幼兒學會從分飯的老師那里自主拿取午飯,端回自己的就餐位置。兩周時間內,我認真仔細的在這些進餐環節中去觀察每一個孩子,去反思這種教育嘗試是否可行。當時的我焦慮、擔憂,因為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各種表現:有的孩子會爭搶餅干,與同伴發生沖突;有的孩子呆呆的坐著,不知道去拿盤中的餅干和牛奶;有的孩子洗完手就和往常一樣直接坐在椅子上,忘記去老師那里拿午飯,任憑老師怎么再三提醒,他都不會主動去拿飯;有的孩子拿著飯碗走到一半,就把飯碗打翻了,米飯撒了一地。孩子們的問題出現了,我們兩教一保及時溝通、反思、調整,與孩子們一起努力解決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慢慢的,我不再焦慮、擔憂,因為在我觀察到了孩子們的點滴進步,現在的他們學會了初步的自主進餐。上午,孩子們會自主選擇愛吃的餅干,會自己從盤子中拿取牛奶;中午孩子們會自主拿取午飯,慢慢地端回自己的就餐位置。雖然班中仍有部分孩子的獨立性還很薄弱,存在一定的惰性和松散,但我相信,只要通過認真仔細的觀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到關注幼兒的自主,這些特殊兒童會在同伴榜樣的影響下健康成長、學會獨立。
成功是令人喜悅的,但是收獲成功的同時我也有著迷茫與困惑:教室中的桌椅放置在了“角色區域”活動中,這種氛圍創設一方面令小班孩子們喜愛的“娃娃家”缺少了“溫馨家園”的環境感受。另一方面因為小班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薄弱,注意力容易分散,孩子們會見縫插針地去擺弄游戲材料,甚至有些孩子上課時、點心午餐時,都會時不時的去玩材料。這些現象對于老師的正常教學、班級常規管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難與壓力。
【幼兒觀察記錄《解放自己,相信孩子》】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