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面對幸災樂禍的孩子
音樂活動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復習歌曲。這時,有兩位坐在后邊的小朋友趁老師沒看見,大伙兒唱歌時,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你。等活動結束后,我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教育。“剛才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在干什么?”他們倆知道要挨批評了,開始都沉默不語。過一會兒過來跟我說:“老師我再也不打架了。”這時有幾個小朋友大聲說道:“老師,他們在打架,他們不聽話,批評他們”等等,還很興奮的笑著。
我馬上要孩子們安靜下來,說:“他們兩個已經向老師承認了錯誤,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以后上課的時候老師不希望再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其他小朋友也有不對的地方,看到你旁邊小朋友沒有專心上課,應該是提醒他,而不是等老師發現了,到旁邊笑話別人,這是不對的。如果現在是你,你會怎么想?
課后,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我的教育觀發生了偏差有關。由于我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為,表現出的教育方式,給孩子留下了印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老師的心理,于是在發生同類現象時,孩子為了討好老師就會說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里會覺得自卑,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并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展成為一種習慣心理,成為一個自私、狹隘的人。幸災樂禍、告狀等的行為也會接踵而至。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要提醒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幼兒觀察記錄《面對幸災樂禍的孩子》】相關文章:
• 幼兒園觀察記錄《你是個好孩子》
• 幼兒觀察記錄《咬了兩口的蘋果》
•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爭座位以后》
• 幼兒園觀察記錄《“老師,你真能干”與“夠了,老師”》
• 幼兒一日生活總結《一天一點變化,一天一點驚喜》
• 幼兒觀察記錄《老師,我保證》
• 精選幼兒園觀察記錄《用心傳遞快樂》
• 幼兒觀察記錄《利用好孩子的虛榮心》
• 幼兒教育隨筆《受孩子們喜歡的兒童語言》
• 幼兒觀察記錄《老師,我想來發碗》
• 幼兒觀察記錄《讓孩子自己來》
• 幼兒觀察記錄《我會讀畢業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