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理解故事內容。
2、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嗯,果然不一樣。”
3、在學學、說說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自制希沃課件
活動過程:一:音頻導入,幼兒自由猜測故事主人公。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我的好朋友,現在我先不告訴小朋友們,聽一聽它的聲音猜一猜它是誰? 小朋友聽出來它是誰了嗎?(小豬)
2、出示封面大餅:看,這是什么呀?(大餅)這塊大餅是小豬做的,它做了一塊好大的餅,這個小豬在干嘛呀?(睡覺)
教師出示大餅:看看大餅上的缺口是什么形狀的?(半圓形的)幫小豬猜猜是誰咬了他的大餅?(幼兒猜測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
二、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師:小豬決定去問問它的朋友,它走啊走,遇到誰啦?(小鳥)如果你們是小豬會怎樣問它呢?(請幼兒問)
“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說:“不是我,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啊嗚!”(取走大餅一小塊)
師:小朋友幫小豬看看,小鳥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呀(三角形),為什么小鳥咬的大餅是三角形(因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來的牙印是三角形)和原來的那個牙印一樣嗎?是不是小鳥咬的呢?(不是)幼兒猜測小豬會怎么說(嗯,果然不一樣)。
2、師:小豬又遇見誰啦?(小兔)小豬會怎樣問小兔呢?小兔子又會怎么說呢?兔子咬的牙印是怎么樣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門牙) (幼兒猜測)
師:你們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豬說:果然不一樣。
3、(出示狐貍的牙印)猜猜這是誰的牙印?小豬又遇見了狐貍,請小朋友用響亮的聲音幫小豬問一問,“狐貍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狐貍會怎么說呢?狐貍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是怎么樣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圓形的牙印一樣嗎? 是不是狐貍咬的呢?小豬會怎么說呢?(幼兒猜測)
4、小豬又遇見誰了?(鱷魚)小豬會怎樣問鱷魚?猜猜鱷魚咬出來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鱷魚咬的牙印是什么樣子的?(尖尖的,鋸齒一樣)看來也不是鱷魚咬的。小豬會怎么說?(果然不一樣。)
5、最后小豬又遇見了誰?(河馬)小豬會怎樣問河馬?河馬張開大嘴,輕輕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餅變得怎么樣了?(咬掉了一半)
6、教師小結:小鳥的牙印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兩顆大板牙,狐貍咬了一個大三角,鱷魚咬掉了一個大鋸齒,河馬咬掉了半個大餅,他們咬的牙印和這個半圓形的牙印都不一樣,所以都不是它們咬的。那到底會是誰咬的的呢,真奇怪!(邊總結邊出示小動物)
7、教師繼續講述結尾并再次強調故事名稱:小朋友們發現了嗎?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呀?引導幼兒自由猜測,并提問故事名稱是什么。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內容,幼兒欣賞故事。
完整展示故事課件圖片,教師講述故事。利用課件進行總結,復習一下這些牙印出自哪個小動物。
四、結束活動:小豬送餅干
小豬非常感謝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們幫助了他,他還想請你們吃他做的小餅干呢! 我們一起洗洗小手,去吃餅干吧,看看小朋友們咬下來的牙印缺口是什么樣子的呀?先跟所有的小動物們再見吧,我們下次再見!
五、活動結束。(在舒緩的音樂中與小動物們再見)
【小班語言《誰咬了我的大餅》希沃課件含教案】相關文章:
• 小班語言繪本《小兔的玩具店》含課件教案
• 小班語言游戲《貪吃的變色龍》含課件教案反思
• 小班語言課件《快樂輪胎》含教案反思音樂
• 小班語言課堂實錄《誕生啦》含課件教案
• 小班語言課堂實錄《臉》含課件教案
• 小班語言課堂實錄《誰的耳朵》含課件教案
• 小班語言教案《臉》
• 小班語言繪本游戲PPT《我的門》含教案音樂
• 小班語言PPT課件《誕生啦!》含教案音樂
• 小班語言課堂實錄《快樂輪胎》含課件教案音樂
• 小班語言課件《貪吃的變色龍》含教案反思
• 小班語言PPT課件《誰的耳朵》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