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這段時間,我班正開始《可愛的小動物》主題探索活動,孩子們對動物表現出很親近的感情,也喜歡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
幼兒行為實錄:
音樂活動《小白兔捉迷藏》開始了,老師扮演了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戴上了胸飾,老師開始讓大家聽一段音樂,音樂剛出來,孩子們有的說:小白兔跳出來玩,有的說:它去拔蘿卜去,還有的說:它去超市買好吃的。老師看到孩子們情緒十分高漲,又提了問題:那你們聽聽后面的音樂,小兔又在干什么呢?孩子們一下十分安靜,側著耳朵聽著,有的先說了:“小兔休息一下。”還有的說:“小兔在吃東西了。”只有子瑜說:“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來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著,最后老師做了一個表揚他的動作,大家應和著他的意見……可是等狼來捉小兔時,大家都變成花、草、樹、石頭等,等狼過來問:你是誰呀?沒有一個說是小兔,子瑜說:“狼是食肉動物,它不喜歡吃草的。”看來孩子們還能區分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呢!
教師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生成了有關食物鏈的問題,也熱衷于討論食草和食肉動物的話題,在與孩子們一起開展生成式主題活動的歷程中,我時時為小班孩子的創造潛能而驚訝和感動;在和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我從中學到了許多活生生的知識,這些活動使我的教學實踐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小班孩子,他們也可以是生成活動的主人。雖然,小班孩子的生成活動不如中班、大班的那樣能產生較多、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實生活中自然地沉淀著、積累著。但實踐讓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戲,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經驗才是最珍貴的,真正符合幼兒需要,有利于每個孩子提高和發展的活動才是成功的。
改進措施:
1、在事先的準備上,創設更貼近小班孩子生活經驗的情境,容易激發孩子表達的欲望。
2、教師還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重視個別在集體中表現。
班級:小二班
日期:第二周20XX年3月2日
主題:親親一家人
執教:***
活動目標:
1、喜歡模仿成人角色,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做什么的。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手指靈活度。
3、能遵守區域活動的規則
材料投放:
娃娃家:布娃娃、毛絨玩具若干,娃娃家套裝玩具一套,餛飩、自制面條、餃子等若干。品嘗區,各市糖果盒、糖果、卡通茶杯若干。
小醫院:醫院套裝玩具一套,自制鹽水瓶若干,藥瓶若干等
語言區:幼兒圖書若干,幼兒活動材料1
美工區:幼兒活動材料《紙工》P2頁,《紅燈籠》,彩泥,蠟筆、畫紙等
指導建議:
1、美工區:幼兒在做《紙工》《紅燈籠》時,因為小班的小朋友接觸剪刀剪紙還不是很多,教師在幼兒動手剪紙的工程中,要重點指導,并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幼兒做完成品時,要及時給予幼兒鼓勵,提高幼兒以后做紙工的信心和興趣
2、其他區域活動時,要注意每個區域的活動規則,并鼓勵幼兒在區域中多說,和其他幼兒多交流。
觀察原因
小班的幼兒在紙工游戲中,慢慢開始接觸需要用剪刀完成的作品,因為小班的幼兒手指靈活度還不夠,大部分又是初次接觸需要用剪刀的手工,所以我想讓我們班的小朋友慢慢開始接觸需要用剪刀幫助完成的紙工作品,慢慢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觀察記錄
有而在聽講的過程中還是很認真,很投入的。可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孩子的一些問題,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大部分孩子還不會用剪刀,而我在給他們做示范的時候,又恰恰忘了教他們如何正確使用剪刀,使他們本來就還不靈活的小手顯得更加的笨拙,雖然有一部分的幼兒能完整的剪下需要的紙片,可是他們也沒有正確的是用剪刀。
思考與對策
小班年齡段的孩子,在手指靈活度的方面還是欠缺的,他們的手指小肌肉群的發育還未全部完成,所以需要做一些細致的游戲或動作都還不是很協調,特別是需要使用剪刀時,就很明顯了。我覺得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不是只在紙工活動上,正確使用剪刀的方法也不是在課堂上完全能說明白的,除了在日常活動和交流中,指導幼兒正確使用剪刀外,還需要家長平時在家中能讓孩子有目的地剪一剪,練一練,這樣對孩子的手指靈活度和小肌肉群的發展都有好處。
觀察對象:程鵬瑞
年齡:5
性別:男
所在區角:結構區
時間
3.18下午14時25分
觀察狀況記錄
用雪花插片插了一件很雄偉的飛機,機身、機翼飛機輪子都有,插的飛機很形象。
評價與分析
幼兒的潛力不錯,按老師的要求插了一件很形象的飛機。老師期望幼兒在此基礎上自己有更好的突破和創新。
教師介入策略
教師指導幼兒能夠再插一個戰斗機、直升機、未來的飛機,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改善措施及目標
對于潛力強的幼兒,教師能夠制定的目標更高一些。
區域名稱:娃娃家
觀察時間:20XX年五月
材料提供:娃娃衣服、柜子等
觀察記錄:早餐過后,幼兒像往常一樣在音樂伴隨下進入了活動區。一進區蔓蔓就發現娃娃家新增了幾件小衣服,她拿起一件花上衣,興奮地說:“我也有,這件衣服。”田田聽到蔓蔓的說話就走了過來,“小娃娃的衣服”她馬上拿起衣服給娃娃穿,蔓蔓也抱起了一個大布娃娃,她一邊給娃娃套一袖一邊對田田說:“天冷了,娃娃要穿衣服了,是嗎?”田田答道:“是啊,不穿衣服娃娃會生病的,生病了就要打針的。”說完,他們各自忙著給娃娃穿衣服。田田的娃娃小,她一會就給娃娃穿好了。蔓蔓的娃娃大,有一邊衣袖怎么也穿不進焦急起來,田田這時轉過來幫蔓蔓,并和蔓蔓一起把娃娃的手往衣袖里套。
區域名稱:小動物的家
觀察時間:20XX、6
材料投放:可樂瓶制成的各種動物
觀察記錄:
為了讓幼兒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學會關心愛護小動物。我悄悄將材料放入了活動區。早餐過后,幼兒在音樂伴隨下進入了活動區。貝貝和天天一同來到小貓、小狗、小兔前,拿起來看了看,貝貝把小貓、小狗、小兔看了一遍就又到其他材料籃里東翻翻西瞧瞧去了。天天拿起小狗后,將小狗轉了一圈,突然發現旁邊有食物,他拿起一個蘿卜就往小狗嘴里放,嘴里自言自語的說:“我給你吃東西。”接著又從籃里順手拿起一塊骨頭,放入小狗嘴里。當他拿起第三個食物蘿卜時,他停下了手看了看,開始翻食物的籃子一邊翻一邊說:“蘿卜 、骨頭、小魚。”于是他換了一塊骨頭放入小狗的嘴里。玩了一會,他又拿起小貓來喂,這時他發現了勺子,他試著拿勺子喂小魚。貝貝在活動區里轉了一圈后,見天天在喂小貓,就走到天天旁看天天喂食,覺得挺好玩也抱起一只小貓來喂。他找了找沒見有勺子,就一把搶過天天的勺,天天大叫:“老師,他搶我的勺子。”我馬上走過去,只聽貝貝嘟喃著“我沒有勺子喂小貓了。”我忙對他說:“那我們來找找還有什么工具可以用來喂小貓?”貝貝看了看籃子,搖了搖頭“沒有了”我拿起一個鑷子說:“試試看,鑷子行不行?”貝貝拿著鑷子慢慢地夾起了一條魚,放入了小貓的嘴里。“老師,我喂小貓吃魚了。”貝貝高興的叫了起來。天天看到后,也跟著換了鑷子夾魚。
分析:區域活動
內容、材料豐富,有利于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活動,并適于幼兒個別溝通的優勢,尊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同時使教師能在幼兒自主游戲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觀察幼兒,及時滿足個體的不同需要。
貝貝對游戲材料進行無意識地罷弄,較長時間東看看,西瞧瞧,我認為作為教師應不急于引導,而給予他們充分探索的時間,讓他們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的材料,以培養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
小班幼兒年齡小,常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為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發生爭搶,教師適時介入引導,即化解了矛盾又保證了游戲的正常進行。
【小班建構區觀察記錄4篇】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個人觀察記錄5篇
下一篇:小班區角觀察記錄10篇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