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會是一種節日習俗,
活動目標:
1、能從不同方向辨別7以內的序數。
2、能準確運用序數詞表示物體的排列次序。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的花燈圖片,有條件的可制作課件。
2、游戲音樂磁帶,火車頭的標志。
3、掛圖《花燈會》;幼兒用書第一冊第6-7頁。
活動過程:
1、游戲:乘火車。
(1)教師用小椅子搭成幾列火車(根據幼兒人數),每列火車7把小椅子,貼有火車頭的標志。
(2)幼兒聽音樂自由做動作,音樂停,幼兒各自坐下,相互說一說自己是在第幾個座位上。游戲反復進行幾次。
2、看花燈(1)出示花燈掛圖,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一盞,它排在第幾。
(2)引導幼兒從左到右,從右到左說出每盞燈的位置。
3、做一做。
(1)閱讀幼兒用書第一冊第6-7頁,按要求完成相關的教學活動內容。
(2)請幼兒自由結伴,相互檢查操作結果是否正確。
活動目標
⒈初步學習運用先目測部分,再接著往下數的方法,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量。
⒉按標記分類記錄物體數量。
活動準備:花燈:(其中4個紅燈籠一組,另3個燈籠分散在旁邊),圖片卡。幼兒活動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知7以內的數量
⒈元宵節真熱鬧,有好多好多的花燈,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多少花燈呢?(出示燈籠)
⒉你知道有幾盞紅燈籠?
⒊你是怎么知道有7盞燈籠的呢?
⒋那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這個好辦法呢?
二、目測練習
⒈目測一組:老師有一種又快又簡單的好辦法,能一下子就知道有7盞燈籠了:先看這一組有幾盞燈籠,在心里記牢,然后再看看旁邊的燈籠,接著往下數。
小結:
幼兒操作請你們看自己手上的卡片,用老師剛才的辦法來說說有多少花燈?
⒉和同伴交換一下卡片,鞏固目測卡片上物體的總數。
三、幼兒操作練習分類記數
⒈出示幼兒活動材料
請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上有些什么?有哪些小動物?有些什么樣的花燈?
⒉交代操作要求:
強調:看標記,數一數每種燈有幾盞,用線連接,
⒊幼兒操作記錄。
三、作業講評
⒈作業評價:他在兔子燈標記的旁記錄了數字幾?那他記錄的對不對?集體驗證,和他一樣的人舉手。
⒉那一種燈籠是6個?
《花燈會》是中班建構式教材上中班第二學期的一個復習活動。目標是1:目測數群,復習7以內的數量。2.注意傾聽活動要求,并按要求操作。具體要求是通過按特征分類復習用7以內數字表示數量。圍繞目標教師設計了看花燈、數花燈大環節,分層目標是1.能說出“幾個誰用數字幾來表示”;2.看標記數數并記錄。操作材料中的教具是以圖片形式出現的。其中是三個男孩,4個女孩;五個手上拿燈籠,六個拿煙花。幼兒操作材料是一張各種花燈的圖片。在實際操作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反思和調整。
數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培養幼兒在數、邏輯、空間等概念的能力,這是數學活動無可厚非的重點。但是,孩子在活動中怎樣才能更高效、更迅速地獲得這些能力,這與幼兒的品質養成也有很大的關系。當孩子沒有良好的學習品質、思維品質,如:不會傾聽、不會表達、不會自主思維、遇到困難容易退縮、解決問題思維不開闊、集中注意力時間較慢、思維靈活度差等等,就會大大影響幼兒在數學活動中的學習質量,導致活動低效、低質。
1、確立隱性的品質目標
數學活動固然要獲得一些相關的數學概念,但是思維品質的獲得是更為重要的。如在本次活動第一環節中,教師可以把數數活動的目標落實在幼兒靈活的思維能力的養成上,用不同的數數方法幫助幼兒知道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使思維更加靈活;又如在第二環節中可嘗試記錄,用不同的標志來概括對數量匹配的認知,提高思維的概括能力;而第三環節操作活動則更應幫助幼兒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這些隱性目標的達成能夠幫助幼兒建立起初步的學習能力,從而使幼兒能夠更好地獲得知識。
2、解決幼兒的分層培養:
幼兒的發展是個性化的,這一問題在幼兒數概念、邏輯思維發展上尤為突出,突出表現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幼兒完成作品的快慢極不一致,有的幼兒在2-3分鐘內就能完成相關的任務,而有的幼兒則需要幾倍的時間也不一定能完成,有時甚至會產生“幫別人完成、抄別人的答案、”等等一系列現象發生。此時教師必須要關注不同能力幼兒的分層培養,可以給能力強的幼兒在完成基礎任務的基礎上給予更高的任務目標;可以給速度較慢但有能力完成任務的幼兒以獨立安靜的思考空間;更可以給能力弱需要教師進一步指導的幼兒單獨建組進行培養。細致、靈活、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的應用可以進一步解決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幼兒各取所需、各得所長。
【中班教案花燈會】相關文章:
上一篇:母親節中班活動方案(通用5篇)
下一篇:幼兒園中班元宵節活動策劃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