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說,減少分離焦慮和培養生活自理能力是兩個重點內容。通過摸索我發現,晨間接待和離園前談話是兩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做好這兩個環節的工作,既可以增進師生間的感情,減少孩子的分離焦慮,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氛圍,也有利于培養和鼓勵孩子們早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每天孩子們吃完早飯后,我開始“點名”,點到誰,我就親切的對他微笑,走到她跟前,摸摸他的頭,溫柔地抱抱他,問一聲:“誰送你來幼兒園呀?”“老師都想你了!”“你今天沒有哭,真是好孩子!”……每當這時,孩子都會滿臉幸福的依偎在我懷里,用充滿信任的眼神看著我自豪的說:“媽媽送我來的。”“我今天沒哭。”“老師,你想我嗎?”……有時,我會用游戲的口吻溫柔的問:“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呀?”想玩捉迷藏一樣的說話口氣讓幼兒感到老師向朋友一樣在注意他、關心他,想知道它的存在。采用這種方法后,幼兒的分離焦慮情緒明顯減少,他們打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轉移到了教師身上,為在幼兒園度過愉快的一天打下良好的基礎。
每天下午,孩子們玩了游戲,吃好點心后,都興奮地盼望著爸爸媽媽來接。我給孩子們整理衣褲時便與他們進行親切地交流。我主要選擇與孩子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來談,我會說:“小雨,你中午睡覺了嗎?不要老師拍著睡吧?”“涵涵,今天的午飯是自己吃的,真棒,我一定告訴媽媽!”“點點小朋友真能干,自己學會脫衣服了,老師心里可高興了。咱們大家為他拍拍手吧!”……親切、簡短而又溫暖孩子內心的話語不但讓孩子體會到了教師的關愛,更鼓勵了孩子們學會了自己吃飯、脫衣、洗手等的積極性,為培養孩子們自我服務能力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總之,教師要善于觀察孩子、了解孩子,從小事做起,不但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以積極地語言和行為鼓勵孩子,給他們營造一個溫馨、愉快的生活和教育環境。
【小班教育隨筆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做起】相關文章:
•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選文學寶貝
•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表揚的心理效應
•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如何做好表情的傳遞
• 幼兒園教育隨筆:甜甜的批評
• 讓孩子不再膽怯快樂成長
• 幼兒園教育隨筆關注幼兒已有經驗基礎上的學習
• 幼兒教育隨筆做孩子的好榜樣
• 在家早教的必讀攻略
•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我們也很棒
• 幼教隨筆:過橋
• 幼教隨筆:小小印章
• 小班老師教育隨筆唐氏寶寶的無奈與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