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我接了小班,小班寶寶年齡小,膽子也小,語言表達能力差,在集體生活中,遇到問題有時不能正確用語言表達或者因為膽小不善于表達,只有借助表情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需求或愿望。這就需要老師細心觀察,及時提供幫助。
我們班上有個叫慧慧的小朋友,在我讓小朋友上廁所、洗手準備吃飯的時候,她只是洗好手就離開了,問她要不要小便,她說不要,我以為她是上課前解過了,現在還沒有,畢竟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也不再問了。飯吃好了準備睡覺,在幫慧慧脫褲子時,發現她的褲子濕了,可能還有一點余溫,說明時間不長,可能就是吃飯的時候,不敢說,才尿在褲子里的。這時慧慧輕聲的啜泣起來,我趕忙安慰她:“沒關系的,老師幫你換了就行了,下次要解小便,要喊老師,不能尿在褲子里,好嗎?”她輕輕的點了點頭。
第二天,我照常讓她上廁所,但慧慧還是說不要,我怕她像昨天那樣,就多多留意了她,飯吃到一半時,我發現慧慧在小椅子上扭來扭去,根據多年的經驗,我估計慧慧是尿急了,可是又不敢說,我趕忙跑過去問她是不是要解小便,她滿含淚水的點點頭,我又趕忙抱起她跑向廁所,幫她脫褲子,讓慧慧解了小便,幸好及時,慧慧的褲子沒有尿濕。幫她整理好衣褲,洗好小手,又讓她繼續吃飯,慧慧雖然沒有說謝謝老師,但看到她又安心的吃飯,我心里很高興。
第三天,我就想慧慧的事,可不能這樣天天看著她呀,我要讓她改掉這個習慣,在準備吃放前,我把慧慧喊到一邊,輕聲的問她:“慧慧,現在要小便嗎?”慧慧搖搖頭,我又說:“慧慧,我們小朋友不能尿褲子是吧?”慧慧點點頭,“那我們先解一下小便,然后去吃飯,好不好?”可能她也想起前兩天的事,輕輕的點了點頭,解過小便后,我又留意慧慧的吃飯狀態,從頭到尾慧慧吃的很好,沒有出現扭來扭去的現象。
在細碎的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幼兒老師的確要特別心細,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及時提供幫助,滿足孩子的需求。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用心觀察 細心呵護】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比一桶水還要多
• 教育寶寶的五大誤區
• 幼教隨筆: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
• 幼教隨筆:給孩子一些困難
•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小裝飾,大麻煩
• 另類早教方法你試過嗎?
• 中西方幼兒園教育大比拼
•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小男孩文亮
• 幼兒園上學期教育隨筆我最討厭吃胡蘿卜
• 中班教育隨筆老師的靴子真漂亮
• 幼兒教育隨筆拿衣服引發的“錯誤”
•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做個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