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愛“動手”的你
陳**小朋友在班里是出了名的“打架好手”每天都有關于他的一些新聞。每當他看到其他孩子做游戲、玩玩具時他悄悄地靠近他們趁其不備便伸手去搶玩具搶不到就撒潑哭鬧甚至拔出拳頭伸向同伴。
事件一:音樂活動時陳**跟著老師唱了兩句后就開始坐不住了。先玩弄自己的鞋子然后扯扯身邊女孩子的頭發、衣服弄得小朋友直嚷嚷“老師陳**動我。”請他上前表演時他卻突然跑到鋼琴前東摸西摸。我連忙制止后他就朝小朋友們做了個鬼臉惹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他卻像沒他事一樣走開了。
事件二:我和孩子們站在操場上和孩子們討論游戲的規則陳**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籃球。這時場地上的籃球只剩下一了陳**和**同時拿到這個球。兩個人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地爭起來。陳**大喊“是我先拿到的。”**說“不對你是跑過來的是我先拿到的。”陳**仍說“我要玩。”我輕輕地對他們說“你們倆商量一下想個辦法要不這樣下去誰也玩不起來。”于是**用商量的口氣對陳**說“我先玩等會兒交換地時候再給你玩好嗎”陳**松開拿著大球的手我以為他同意了**的方法正想表揚他沒想到他猛地推了**一下。**沒站穩就被推倒在地。陳**見狀立即拿著籃球準備玩起來。
事件三:午睡時間到了小朋友在準備入廁。男孩子有序地站在小便池前排起隊陳**站在田*后面挨得很緊。田*轉過頭對陳**說“陳**你往后面站一點行嗎”陳**沒理他仍然貼在田*身上。田*上完廁所拎褲子的時候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挨著他的陳**,陳**不由分說從背后敲了一下田*的背。田*喊道“你干嘛呀”,然后你推我,我推你。我立刻走上前制止了他們。我問陳**“你為什么要敲田*的背”,陳**理直氣壯地說“他用膀子打我。”
陳**的這些表現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強而表現出來的無意識的失控行為。如籃球事件中他的意圖主要不在于傷害他人而是為了得到“籃球”他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我推他我就能得到大球。”所以我們需要來引導幼兒控制好自己的行為。如:“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小朋友搶你的籃球你會高興嗎?”活動結束,我做總結的時候,把爭搶籃球這個話題作為活動總結,告訴其他小朋友在玩游戲時,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商量著交換玩。這樣既杜絕了爭搶的幾率,也培養了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像陳**這樣的兒童攻擊性行為屢屢發生。對于那些個性強,易沖動,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孩子,我為他創造機會,培養其自我控制能力,引導幼兒控制自己的行為。一般來說,孩子們總是用自己過去的經驗來解決眼前的問題的。孩子的行為,好的也罷,不好的也罷,無非都是為了達到及時的目的,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已。只要目的能夠達到,問題能夠解決,他就心滿意足了。所以要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就得教給孩子一些新的有效的,能夠為別人所接受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幼兒園教育隨筆愛“動手”的你】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育隨筆都是指甲惹的禍
• 幼教隨筆:斯坦納的教育方式
• 幼兒老師教育隨筆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
• 大班教師教育隨筆搭檔,把正能量碰撞出來
• 小班教育隨筆美麗的樹葉
• 幼兒教育隨筆孩子們之間的友誼
• 入園遇挫有助孩子成長
• 幼兒教育隨筆孩子聽話就是乖孩子嗎
• 幼兒園小班教育隨筆文亮
• 托班教育隨筆記錄迪迪的臉
• 幼兒教育隨筆愛挑食的幼兒
• 幼兒教育隨筆走進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