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相鄰數2到5》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表述5以內的相鄰數,體驗5以內相鄰數之間多1或少1的關系,對數字感興趣,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相鄰數2到5》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體驗5以內相鄰數之間多1或少1的關系。
2、能表述5以內的相鄰數。
3、對數字感興趣。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數字與籌碼 數字卡片(1—6)6份
學具準備:數字與籌碼 大象、小貓、小狗、小老鼠、小鴨、小兔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走線,線上游戲《碰一碰》
二、幫助幼兒理解相鄰的意思
師:現在我和小朋友玩一個游戲《找鄰居》。站我們旁邊的小朋友就是我們的鄰居,小朋友現在來看看你的鄰居是誰呢?
師:“嘿嘿,XXX,我問你,你的朋友在哪里?”
幼:“嘿嘿嘿,在這里。”
三、集體活動
森林里今天可熱鬧了,因為大象伯伯要分房子了,它把一號給了自己,二號分給了小貓,三號分給了小狗,四號分給了小老鼠,五號分給了小鴨,六號分給了小兔。動物寶寶也有了鄰居,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鄰居是誰?(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表述)
1、 小朋友真棒,數字寶寶說:“小朋友剛才都找到了自己的鄰居,也幫小動物們找到了鄰居,可我不會打鄰居,小朋友快幫幫我吧。”
2、 教師出示1—3的數字卡,讓幼兒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
(1) 師:小朋友發現2的鄰居是誰呢?
幼:2的鄰居是1和3.
(2) 師:小朋友真棒,找到了的的鄰居,我們一起來看看2和他的鄰居有什么小秘密呢?
師:首先,我們把相應的數字籌碼放在相應的數字下面。
(引出1比2少1 ,1是2的小鄰居;3比2多1,3是2的大鄰居。)
3、 出示數字寶寶3同上,并讓幼兒能動手操作數字寶寶4和5的鄰居
(小結:數字寶寶都有2個鄰居。)
4、 游戲:每位幼兒發一張1—6的數字卡片
(1)《找朋友》
師:“小朋友小朋友我問你,2的鄰居是幾和幾?”
幼:“老師老師我告訴你,2的鄰居是1和3。
(說完幼兒并把相應的數字舉起來)
(2)《開火車》
老師當火車頭,并標上相應的數字。
如:我是3號列車員,要到北京旅游去,3的鄰居跟我走。
(依次變換數字卡,請不同的小朋友)
四、幼兒操作學具數字與籌碼,在相應的數字卡下面擺上對應的籌碼感知相鄰數,多1與少1的關系。
五、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師:今天我們用數字與籌碼學習了相鄰數2—5,和數字寶寶一起玩真開心,可是數字寶寶玩了這么久,它污染媽媽一定著急了,我們快把它們送回家吧!
活動延伸:
幼兒完成操作冊第35-36頁
教學反思
我開展了《5以內數的相鄰數》教學活動,在選材的過程中,我充分結合幼兒的對“鄰居”關系非常感興趣和幼兒對相鄰數有初步了解但沒有形成相鄰數的概念的現狀,結合本班幼兒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抽象邏輯思維初步萌芽的年齡特點,通過幼兒自己找自己身邊的鄰居來激發幼兒進行主動探索的形式運用較好,讓幼兒在輕松地環境中學習知識。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首先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鄰居關系,為幼兒后面理解“相鄰數”的概念,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打下基礎,遵循了幼兒數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規律。其中,學習2的相鄰數是個重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理解什么是相鄰數,及相鄰數的關系,從而為探索3、4、5的相鄰數作鋪墊。在整個過程中,讓幼兒處于主動探索狀態,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但是突破難點的過程中,雖然幼兒能在之前的游戲操作中完成相關的相鄰數的練習,但對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這個看似簡單的內容,對幼兒來說難度較大,要讓幼兒在新授過程中充分理解相鄰數的關系,還需要老師的引導。
通過這次的觀摩活動,首先讓我體驗到更豐富的數學教學方法,使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盡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事物中理解對幼兒數學學習和數學思維訓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次活動數量充足、色彩鮮艷的數學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兒掌握知識,完成教學的目標。若表演讓幼兒真正意義上做到“玩中學,學中樂”,從而達到“寓教于樂,寓教于生活”的目的。
小百科:相鄰數是數學名詞,意思是在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的自然數中,一個數前面和后面相互鄰近的兩個數就是該數的相鄰數。
【幼兒園中班教案《相鄰數2到5》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幼兒園中班教案《動物樓房》含反思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