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當孩子無理取鬧時,相信不少寶爸寶媽都試過用反話來“嚇唬”孩子,而這種反話教育往往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是要提醒各位父母,交流時最好是正面引導、直面交流和坦誠相待,因為很有可能反話教育影響孩子正常的是非觀念,寶爸寶媽一定要慎用哦!
1、說反話會有一些效果
孩子有時候鬧騰讓的父母實在沒辦法可能就會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其實,哪個父母會忍心不要自己的孩子,這不過是嚇唬孩子罷了。類似的情況多了,媽媽會發現,每次這樣刺激孩子時,孩子就會乖乖地去做該做的事情了。
2、正話反說成“偏方”
4——7歲的孩子已經進入了“競爭期”,此時,孩子在心理上表現為好勝、好強,同時還特別叛逆。這時,和孩子交流,如果正話反說,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如孩子寫作業慢時,父母可說,“我看你是你班上寫作業最慢的吧,明天交作業肯定比某某還要晚”,在“競爭期”的孩子肯定會說,“我才不是呢,我肯定比他快”,于是就加快速度寫作業了。
正話反說,主要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競爭的氛圍,故意挑起孩子的好勝心,正話反說也屬于一種溝通的技巧、教育的方法。
提醒:這種教育方法并不適合每個孩子,也不能隨時使用,要根據孩子所處的年齡段和孩子的性格來決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次數。
3、反話陷阱多,如何分得清?
3歲的妞妞不小心把牛奶弄灑了,媽媽說:“看你干的好事。”妞妞再次喝奶的時候,故意把杯子打翻,然后興奮地喊:“媽媽快來呀!我又干了一件好事!”
孩子雖然已經會說很多話,但是對于語意的理解卻仍處于發展中,所以經常會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如果父母經常說反話,孩子就會很困惑,不利于孩子理解能力的發展,而且家長與話語完全不同的表情讓孩子無法猜測到家長真實的意思,不利于親子之間的溝通。
提醒:從孩子行為規范的建立,是非觀念的形成或是個性的培養上考慮,父母都要盡量正常話正常說,多與孩子進行正向引導、直面交流做到坦誠相待。
【反話教育是“小聰明”,請慎用】相關文章:
• 幼教隨筆:一 只 螳 螂
• 幼教隨筆:應珍惜孩子的問好
• 幼兒教育隨筆孩子過生日最需要什么
• 中班教育隨筆如何指導角色游戲活動
• 幼教隨筆:請先別鼓掌!
• 幼師教育隨筆淺談傳統體育游戲的教育價值
• 小班老師教育隨筆5篇
• 幼師指點:寶寶吃飯困難支招《吃飯進步棒寶寶》
• 幼兒教育隨筆激將法對于幼兒學習的的作用
• 幼兒園優秀教育筆記:愛的懲罰
• 大班教育隨筆記錄哭的理由
•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孩子,有我們在,你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