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以上種種原因,浩浩在幼兒園表現的更沒自信,而“兒童的同伴關系與其自尊的發展間也可能是一種雙向的相互影響關系,即自尊水平較低的兒童更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絕。”[v]不被同伴接納,就使他更加不愿呆在幼兒園。
[案例]
今天早上浩浩來得很晚,九點二十分,小朋友們都快做完早操了,他才在爺爺的催促下心不甘情不愿的走進教室。剛把書包放好,浩浩就一陣風似的沖出教室,死死拉住正準備離去的爺爺說:“爺爺,你跟老師說!快說呀!”爺爺很無奈的對我說:“胡老師,浩浩經常要上廁所,你就讓他去。”我一愣,心想我沒有不讓他去呀!連忙說:“不用擔心,他想上的時候我們都讓他去的。是不是,浩浩?快進去做操吧。”浩浩聽我這樣說,只好低著頭走進教室。但是不到兩秒鐘又沖出教室,拉住爺爺,紅著眼睛說:“爺爺你中午來接我,吃完飯就接!”爺爺連忙搖頭:“不行,你要在幼兒園睡午覺,下午還要上課呢。”浩浩一聽爺爺不答應,立即跺腳哭喊道:“不行,你中午一定要來接我,不接我明天就不來幼兒園!”爺爺又生氣又無奈的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呢,幼兒園怎么能不上呢?快進去!”浩浩不聽,還是死死拉住爺爺。
我看不干預不行了,就走過去說:“爺爺你先回去,我來跟浩浩說。”然后嚴肅的對浩浩說:“浩浩要聽話,快進來!”浩浩看看我嚴肅的眼神,終于放開爺爺的手,慢慢的走回教室。
待全班幼兒做完早操,我將浩浩叫到一旁給他講道理,告訴他:每個小朋友都要上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本領,這樣才能變得更聰明,才不會落在別的小朋友后面。每個幼兒都有自尊,都希望自己比別人能干,聽了我的話,他點點頭,臉色舒緩了許多。
在教學活動中,我盡量多讓他參與活動,多回答問題,提起他的學習興趣;在自由活動時,我主動與他聊天,耐心傾聽他說話,我還鼓勵他與同伴一起玩,體驗在家里體驗不到的同伴交往的樂趣;當他要上廁所時,我微笑的點頭同意。總之,盡量讓他體會老師的關愛,讓他知道老師很關心他、尊重他,其他的幼兒也愿意接納他。
一個上午下來,浩浩的心情變好了許多,不再提起要回家的事,中午吃完飯與其他幼兒一起做了會兒游戲,就乖乖上床睡覺了。
[分析與思考]
;浩浩雖然性格內向,但平時很喜歡上幼兒園,也愿意和老師親近,有時還會悄悄和我說想當值日生。可是他近段時間情緒很不穩定,常常要家長連哄帶勸才愿來幼兒園,在班上也常常無端的哭。昨天早上是與媽媽說好了中午接回家睡午覺才乖乖上幼兒園的,今天爺爺不答應就又哭又鬧。
浩浩為什么會有這些反常表現?我從幼兒自身和教師兩方面總結了一下,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幼兒自身原因。
首先,近段時間浩浩的身體不適,經常上廁所,有時一頓飯的時間就要跑兩三趟廁所,睡午覺也要去三四次。身體的不適使浩浩情緒大受影響。
其次,浩浩性格內向,家人過分的保護和幫助更使他不能獨立面對困難。從平時觀察可以看出,浩浩家長對其采取的是溺愛型的教養態度。這種教養態度“容易導致孩子不當的行為和不良的性格,這已被許多調查研究所證明。由于父母傾注給孩子的愛撫程度很強,超過了一般限度,使孩子容易成為‘問題兒童’:……精力不集中,做事粗心,意志薄弱等,形成一系列不適合社會要求的行為習慣和性格特征。”[i]浩浩平時的確有上述的表現,現在生理上的不適更加劇了其問題行為。
第三,通過了解,浩浩是在本園上的小班,中班時轉了園,現在又轉回本園讀大班,環境的不斷轉換也可能成為他情緒不穩定的一個因素。
二、教師的方面的原因。
首先,教師沒有對幼兒的在學習生活中的細微反常表現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讓他與教師建立起良好的安全型依戀。
“依戀一般指個體的人對某一特定個體的長久持續的情感聯系。依戀的主體是特定社會環境中的人,可以是兒童也可以是兒童的父母或其他看護者;依戀的客體或對象一般是能形成對主體的感情呼應并與之建立強烈感情聯結的特定個體,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群體。”[ii]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師應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安全性依戀關系,不可以為幼兒不懂什么感情,隨意忽略幼兒的感受。
浩浩剛開始出現上廁所頻繁現象時,我沒有問明原因,武斷的認為他是想以上廁所為名,逃避各種學習活動和午睡,不但沒有給予特別的關愛,還對他進行了呵斥。我的錯誤想法和做法使浩浩和我之間用半個學期建立起來的安全型依戀關系歸于瓦解。這就使浩浩本來就脆弱的心靈受到很大的傷害,產生了害怕老師、排拒老師、不愿上幼兒園的情緒。
其次,教師對幼兒沒有足夠的尊重,忽略了他的自尊發展。
“自尊是指個體在社會比較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有關自我價值的積極的評價與體驗。”
“教師也是兒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師的提問方式、教師對兒童的期望、師生間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方式及日常的接觸對兒童的自尊發展都具有重要影響。”
然而,在日常接觸中,我沒有完全顧及到浩浩的自尊。有幾次與其他教師談論浩浩的情況,說他經常上廁所會影響正常學習和活動,會讓他更加落后于其他幼兒,家里沒有對他進行良好的教育,讓他一點困難都不能克服等談話,都沒有避開他。這些話可能嚴重傷害了他的自尊心,讓他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在幼兒園呆著沒意思。
由于以上種種原因,浩浩在幼兒園表現的更沒自信,而“兒童的同伴關系與其自尊的發展間也可能是一種雙向的相互影響關系,即自尊水平較低的兒童更容易遭到同伴的拒絕。”[v]不被同伴接納,就使他更加不愿呆在幼兒園。
【案例:讓孩子愛上老師,愛上幼兒園】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教育反思老師像姐姐
下一篇:案例:鳥蛋?雞蛋?窩?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