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學習將一個物體二等分。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對等分活動產生興趣。
3.嘗試運用二等分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二等分》課件。
2.人手一份操作紙、剪刀。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活動興趣。
教師:你們認識團團圓圓嗎?冬天到了,不知道他們過得怎么樣,有三個小朋友去看望它們。(演示課件)教師:它們怎么啦?怎么辦呢?
教師:聽聽三個小朋友想到了什么好辦法。(演示課件)(二)初步嘗試用一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1.討論交流。
教師:看,他們找到了什么?(演示課件)教師:每人找到了一塊布,要幫兩個熊貓寶寶分別做兩條一模一樣的圍巾,怎么辦?
2.實踐探索。
教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材料,請你們用剛才想到的方法去試一試。
3.交流探討。(演示課件)教師:誰說一說用什么方法來分的。
教師:它原來是什么形狀,二等分后是什么形狀?你怎么知道它是一樣大的。
(三)探索多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1.實踐探索。
教師:把一個圖形對折,剪成完全相同的兩份,這種分法叫做二等分。把圖形二等分還有很多方法,我們再去嘗試一下,看看誰的方法多。
2.交流學習。
教師:你用了哪些新方法?介紹給大家分享。
教師:誰也用到這種方法的?
小結:東東、麗麗、貝貝謝謝你們,看,他們用你們的好辦法做了把圍巾做好了,送給了團團圓圓。瞧,團團圓圓圍上了一樣的圍巾多開心啊,在謝謝小朋友呢。(演示課件)(四)拓展延伸二等分經驗。
(1)將多個物體進行二等分。
教師:團團圓圓肚子餓了,怎么辦呢?
教師:(演示課件,出現一堆竹子)這么多的竹子,請大家也幫團團圓圓來分一下,怎么分呢?
(2)將液體進行二等分。
教師:熊貓口渴了,叔叔趕緊送來了一桶水,怎么分呢?
活動延伸:
回教室嘗試將多個物體和液體進行二等分。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學習二等分】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美麗的包裝盒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趣味統計與分類》
• 幼兒園中班數學操作活動:找對應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數字捉迷藏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小猴請客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美麗的太陽花(感知5以內的數量)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學習2-9的相鄰數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找密碼
• 幼兒園中班計算教案《我愛飛行棋》
• 幼兒園中班數學—顏色排排隊《蜈蚣叔叔的襪子》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生活中的數字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圓圈上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