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
l、在圖形的反復變化中,訓練幼兒思維,提高操作能力。
2、通過讓幼兒反復對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圖形進行變化操作,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3、培養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的情趣。
二、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拼成一幅畫(機器人)。
2、學具:每人一套各種圖形的紙,放在信封中。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小朋友,你們知道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嗎?(教師拿出一塊小黑板),這塊板前后有東西嗎?(沒有)現在,老師跟你們玩一個小魔術!看看這塊板等會變出什么!準備:(魔術變變變,喲!看看后面,再看看前面,變出了一個"機器人")對!漂亮嗎?你們喜歡嗎?那你看一看機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圖形拼成。"好!下面我們就來做有關圖形的游戲。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嘗試活動:觀察、思考。
l、請小朋友動腦筋,仔細觀察機器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組成。)2、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圓形6個,半圓形3個,正方形2個,長方形11個,三角形7個。)第二次嘗試活動:用折紙游戲,看圖形的變化。
1、發禮物:小朋友說得非常棒,所以老師要獎勵獎勵你們。每位小朋友一份禮物(發學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裝的是什么禮物,好,下面就請你們靜靜地自己打開小信袋(里面出現多種顏色的圖形)。你們喜歡不喜歡呀?("喜歡!")這些小圖形呀,它們還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還會變成其它形狀呢,不信,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來試一試。
2、操作:動手動腦,感知圖形變換。
(1)請家長和幼兒動手變一變(折紙)。
(2)請幼兒和家長說說變化的結果:
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
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
(三)結束部分:
五彩圖形妙趣橫生: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吧。家長和幼兒共同享受動手制作的快樂。(音樂)(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媽媽找一找,你家里哪些東西是你認識的圖形。
圖形的變換課后反思本次的活動,總體來說比較滿意。這節課"圖形的變換"比較新穎,幼兒學習起來比較有興趣,特別課前準備充足,通過變魔術,送禮物的形式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的思維和想象能力。整堂課,幼兒學得開心之余又發揮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在各家長的配合下,順利地完成我的要求。
通過上課,發現實際教學中也有許多備課中未考慮到的問題:
1、把孩子的操作能力估計得太高,孩子操作時間比預期的長。
2、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薄弱,不能把操作過程我用完整的語言敘述出來,甚至敘述和操作有點不符。
圖形的變換說課一、說教材:
新的課標指出: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幼兒,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都得到不同的發展"。"圖形的變換"源于生活,充分體現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孩子可以在課堂中主動去體會和感受數學帶來的樂趣,更能激發孩子強烈的興趣,引導孩子主動去探究、思考、討論、合作學習。本節課選擇的是"圖形的變化",皆在引導孩子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有關問題,使孩子學到活生生的數學。
二、說教學目標:
針對本節課內容,我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l、在圖形的反復變化中,訓練幼兒思維,提高操作能力。
2、通過讓幼兒反復對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圖形進行變化操作,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3、培養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說出圖形的變化過程。
三、說教法:
本節課內容孩子比較感興趣,參與意識較強。一開始利用變魔術的方式來吸引幼兒,變出用不同圖形拼成的威武機器人,后以獎勵禮物的方式,抓住了孩子的目光和興趣。
在教學中要注意:
1、在操作中發展孩子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圖形的變換對孩子的想象能力比較高,"先想一想,在做一做,在說一說"是發展孩子思維敏捷的有效途徑,要重視孩子的操作,讓孩子結合操作思考問題,并把操作、思考和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先是讓孩子觀察圖形變化的過程,再通過操作進一步體現圖形變化的過程后,再讓孩子自己在玩圖形中,發現了什么變化,通過操作幫助孩子思考,發展孩子的思維靈活性。
2、關注孩子用語言表達圖形變換的過程。在本案例中,我注重引導孩子用數學語言表達圖形變換的過程。教學時,對圖形的每一個變換,我都注意引導孩子通過觀察有條理地用語言表達描述圖形變換的過程。這樣有利于孩子對這些圖形的認識,也有利于孩子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理解。我能通過各種方式,盡可能使更多的孩子參與和交流,用語言描述圖形變換的過程。我也參與其中,主動加入孩子和家長的操作和討論中,促進孩子對圖形變換的認識。
四、說學法: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孩子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學會有條理的用語言敘述圖形變換的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創造性地使用多種教學教學形式,讓孩子自己去探究、去獲取知識。我創設了四個活動,讓孩子先猜,再想,再動手操作、確認的學習過程,注重引導孩子在活動中去感悟知識,注重了孩子的動手實踐,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去體現、探索,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圖形的變換 (教案反思說課)】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