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工作從心開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然而,有些家長總是不會與我們主動交流與配合,他們缺乏主體地位,缺乏參與意識。要有效達到家園同步教育,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使幼兒園與家庭形成一個互補的關系,在雙向互動中,喚醒家長的主體意識,轉變家長教育觀念,提高家長教育水平,攜手共同完成教育幼兒的任務。在多年的家長工作中,我就如何與這部分家長開展工作的,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與做法。
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家長基本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本身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談的家長。由于自己本身的個性,為此他們不會積極主動地與老師交流。其實他們很想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只是不知該從何說起。
那么對于這類家長,首先我們應該熱情在先,主動在前。對待家長,身為教師要有親人般的熱忱,不管在路上相遇時,在教室對視時,還是在談話時你都不妨主動地對每一位家長燦爛一笑,時間一長,就會讓家長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信任感。我們要主動與家長建立朋友關系,剛開始我們可以和家長拉拉家常,談一些與教育無關的事,比如家中的情況,最近看的電視劇;教師還可以在家長接送孩子時與他們談談彼此關心的事,使家長覺得與教師交往很輕松,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從而使教師與家長的那種朋友關系建立起來。在此基礎上,我們才慢慢地與家長交流孩子的情況,由于家長與教師的朋友關系已經建立了,在交流孩子的問題上也就會自然而然的主動了。
其次,針對家長的不善言談,在孩子的問題上教師還可以采取讓家長看孩子的活動錄像、活動照片等手段。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托、小班剛入園的孩子,由于是剛入園,家長對于教師比較陌生,對于一些善于言談的家長很快就能與教師達成共識,但對于那些不善言談的家長來說,剛開始他們對老師還處于不信任的狀態,如果此時我們能用實際行動證明孩子的進步,那就會消除我們與家長之間的隔膜,從而增進了解,成為朋友,這一切都能為今后的家長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后,家園聯系冊、便條也是與這類家長溝通的有效法寶。對于這類不善言談的家長來說,或許他不善于說,可能比較善于寫,所以他們比較喜歡書寫這種溝通方式。
第二類: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電話、網絡與家長聯系,能及時消除家庭與幼兒園在溝通過程中的矛盾,使我們的工作更具有實效性。另外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家訪。這種方式可以促進與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家長了解了自己孩子的情況,對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就會感到很放心 。同時也使家長對教師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體諒、關心。對孩子而言,在家中也能經常接到老師來的電話,看到老師發的郵件,甚至利用語音聊天聽到老師的聲音,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教師、幼兒、家長之間如此融洽的感情,更加促進了家長工作的開展。
總之,要做好家長的工作并不難,教師要熱情在先,主動在前;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做好角色轉換工作;要耐心傾聽,注意言語溝通的技巧性;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家長,找準溝通的切入口;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所有的家長工作關鍵在于“溝通從心開始”,做到“三心”:責任心、耐心、細心,與家長保持聯系,做好宣傳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實現家庭與幼兒園同步教育,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長工作從心開始】相關文章:
上一篇:紅旗幼兒園家長會議程發言稿
下一篇:一次家長助教活動的前前后后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