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兒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的保育和教學活動中的方法
摘要: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 就是關注他未來的發展和將來是否能順利融入社會, 就是關注他一生的生活質量。幼兒時期心理健康應以有沒有良好的個性品質等為評判的標準, 現在的幼兒大多生活在4+2+1的家庭模式里, 他們的心理方面普遍出現了任性、自私、脆弱等問題, 因此幼兒園要對這些幼兒大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 促使他們和諧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 心理健康教育; 意義; 滲透; 家校聯合;
近些年來, 由于4+2+1家庭生活模式引發幼兒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僅就幼兒園對有心理問題的幼兒進行教育的意義進行簡單闡述, 并結合案例與大家共同探究幼兒園在日常的保育和教學活動中及家校聯合下如何對有心理問題的幼兒進行滲透式的健康教育。
一、幼兒園對有心理問題的幼兒進行健康教育的意義
通過調查發現, 幼兒園的孩子大多為3~6歲的兒童, 該年齡段為兒童的品格形成和情感發展的重要時期。對于低年齡的兒童來說正確的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對他們一生的發展都會產生影響。而作為4+2+1模式下的幼兒,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 部分幼兒很多時候都與祖輩們共同游戲和玩耍, 由于祖輩的溺愛使他們形成了任性、自私、脆弱等心理問題, 這些幼兒不容易交到朋友, 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能力, 也極易遭到同年齡幼兒的侮辱和歧視, 致使他們產生消極和自卑心理、缺乏熱情和安全感, 容易形成偏執性格, 嚴重影響他們和諧健康的發展。
二、幼兒園在一日保教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
現實當中那些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幼兒的`父母或祖輩往往缺乏相應的幼兒教育新理念, 或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他們, 導致他們心理出現了問題。由于幼兒嚴重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 那么教育他們的重擔在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幼兒園和幼兒教師身上。
具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幼兒普遍比較敏感, 因此當他們出現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時, 如果幼師用宣“灌”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往往適得其反, 引起他們的反感, 使他們產生抵觸心理, 使幼兒園對他們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出現低效甚至無效的現象。
在生活活動中滲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如曾有一名幼兒在教師鍛煉其獨立吃飯的能力的過程中暴露了他任性的問題。如果教師對他的任性行為無節制的寬容和嬌縱, 一定會使他任性的心理問題變得更加難以解決。由于幼兒易沖動、思維帶有片面性與刻板性, 如果教師采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處理這個問題, 那么很可能使這名幼兒產生逆反心理, 從而更加助長了他的任性行為。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對這名幼兒進行心理輔導。一方面可以利用“親其師, 信其道”的“自己人”效應, 從建立親密的師幼關系入手, 使其產生主動約束自己任性行為的思想, 最終使其在客觀上消除任性行為。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法, 對于這名幼兒在獨立吃飯能力培養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任性行為, 教師可以暫不予理睬, 當他感到自己的任性行為很無趣時便會做出相應的讓步。以上所闡述的對幼兒的心理進行輔導的方法與宣“灌”式的輔導方式相比, 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 從而更能達到較好的心理輔導效果。
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隨著年齡的增長, 幼兒應該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 學會分享和交往。當有些年齡偏大一點的幼兒還表現得比較自私, 阻礙了他的社會交往時, 幼兒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為他們搭建分享的平臺, 幫助他們沖破自我為中心的束縛。如大班有一名幼兒在一次建構游戲活動中表現得非常自私, 由于他不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建構材料, 還導致他失去了一份友誼。對此, 我并沒有視而不見, 為了幫助教育他, 在分享活動中, 我引導他把自己的繪本借給小伙伴看一會兒, 然后體會一下自己分享時的心情。通過這次分享的體驗, 這名幼兒感受到了分享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私的心理, 從而培養了他的分享意識, 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實處。
三、通過家校聯合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家校配合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 我發現家校合作中有很多問題值得關注:一方面是家校兩方面在觀念上不一致, 另一方面在組織層面也存在很多阻礙。如我們認為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兒的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而部分幼兒的家長認為, 教育孩子使其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幼兒園的責任。對于這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幼兒園應該通過多種途徑與幼兒的家長進行溝通, 首先從觀念上與他們達成一致, 使他們在最大程度上擔負起教育和關愛幼兒的責任, 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各種家校聯合制度和組織, 以完善溝通渠道, 為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保證。
總之, 現代家庭生活模式下, 部分幼兒存在心理問題, 因此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另外由于他們中有一部分比較敏感脆弱, 因此教師宜采用滲透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達到最佳的效果。希望本文所闡述的觀點對教育同仁有所啟示和幫助。
參考文獻
[1]王麗梅.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知識經濟, 2012.
[2]岳曼.芻議學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 2016.
【探究兒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的保育和教學活動中的方法】相關文章:
上一篇:中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案
下一篇:大班心理健康優質教案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