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合作游戲
案例描述
在建構區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的搭建活動大多是自己玩自己的。有的幼兒不能專注于自己的活動,像今天的董振豪小朋友雖然手里拿著積木,卻在不斷地觀望其他小朋友,一會跑到浩浩前面看看,一會又跑到涵涵前面問問,總是在詢問別人“你建的是什么呀?”“請問我這個你需要不要?”“你這塊積木好像放的不對吧?”董振豪在整個活動期間不是觀望就是走來走去,因為三番兩次的詢問總是打斷其他幼兒的活動,所也讓別的小朋友覺得反感,而到頭來自己的搭建活動也都是簡單擺弄、淺嘗輒止。
指導策略
針對董振豪這樣的幼兒較長時間在一個區域無所事事游走和單調重復動作的現象,我想到了創造合作機會讓孩子們一起搭建的方法。自己像幼兒一樣進入建構區,邊玩邊說“哎呀,今天我想搭建一個涼亭,這樣夏天人們坐在里面乘涼就不會被太陽曬到,也不會被雷雨淋濕了。”當我說到這里時,有幾個幼兒就被吸引了過來問我:“你想搭什么樣的亭子?”“老師,是不是像公園里那種涼亭啊?”“那涼亭那么大,你自己能建造起來么?”看到孩子們對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都有想搭建的欲望,于是我想通過引發討論的方式對幼兒的合作方法進行指導。“孩子們,我太需要你們幫助我了,可是你們這么多人一起來會手忙腳亂的,我們一起設計一個方案好不好?”就這樣我們定好了主題和方案,因為有的幼兒經驗少,一時不知所措,我們又一起討論了大家各自擅長的事,制定了分工協作方案。有的孩子主動提出看圖解,而平時亂走亂跑的董振豪小朋友要主動搬運積木,剩下的孩子就負責搭建。這樣一來每個孩子都興致勃勃、有事可做,在活動中變得積極主動。當涼亭搭好的時候,每個孩子的臉上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合作游戲讓他們感到愉悅和自豪。
案例分析
建構活動深受孩子們的歡迎,幾乎每個年齡段的幼兒都會被建構游戲深深吸引。但幼兒在建構區的發展水平因教師的指導方法和水平的不同而呈現出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建構過程中,教師適宜的指導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投入活動,提高自身的發展水平。利用同伴資源,引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是教師隱性指導很重要的策略。因為同伴之間比師幼之間更容易溝通,所以在區域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教師的介入指導,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共同任務的設置,啟發幼兒做出合理的分工,協作完成任務。在拼搭的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并指導幼兒游戲,并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指導幼兒的合作行為,同時對幼兒認真完成任務也有幫助。
通過體驗合作可以讓幼兒知道,原來幾個人的游戲比一個人的游戲更有趣,只有讓幼兒在合作的基礎上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才能激發幼兒合作的興趣和愿望。
【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合作游戲】相關文章:
• 尋找符合幼兒的興趣的課程
• 幼教隨筆:教師適時介入小班幼兒區角活動的時機
• 入園遇挫有助孩子成長
• 幼教隨筆:孩子成長中永遠不可或缺的陽光
• 幼兒園教育隨筆大班培養幼兒思維的韌性
• 幼教隨筆:老師,請你幫我……
• 幼兒教育隨筆老師,我不喝奶
• 幼師教育隨筆衣服也愛美
• 幼教隨筆:幼兒教師寫隨筆
• 小班教育隨筆一句話,千般情
• 幼兒教育隨筆拿衣服引發的“錯誤”
• 幼兒園上學期教育隨筆小紅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