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米飯和漢堡》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用辯論的方式發展自己的見解,愿意傾聽并接納他人的意見,介紹自己吃過的中西餐,了解中西餐的各自特色,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米飯和漢堡》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介紹自己吃過的中西餐,了解中西餐的各自特色。
2、嘗試用辯論的方式發展自己的見解,愿意傾聽并接納他人的意見。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工具材料:
課前幼兒調查了解中西餐的特點。
活動設計:
一、引出課題你吃過西餐嗎?味道怎么樣?你覺得中餐好還是西餐好?
二、兩組自由討論
1、中西餐有什么特點?(味道、營養、種類、餐具、其他)
2、中西餐的不足是什么?
三、小小辯論會
1、了解辯論規則。
2、幼兒分兩組展開自由辯論。
四、幫助小結
1、中西餐對比,得出各自的優缺點。
2、我們的飲食。(中餐為主,西餐為輔)
活動反思:
活動重點是嘗試將紙屑均勻地灑在涂有糨糊的地方,制作大米飯。因為正好有現成的紙,我把它平均分好,每人一小塊,然后在操作的時候,一點一點用手撕下來粘在碗里(事先畫好的碗),備課時我認為還是比較容易的,孩子們應該一看就會,可是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小問題:1、在備課的時候不可能觀察到孩子操作時的狀況,可能自己的目標定得過高,但孩子在真正自己操作的過程中不能達到,所以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孩子們的發展水平,盡量簡單、易懂、有趣,這樣才能被孩子接受。這是在以后的備課中要注意的。2、在操作的時候,我認為把紙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應該沒什么難的,而事實上,孩子在撕紙的過程中,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力道掌握不好,所以撕的紙片有大有小,在這里應該重點講解一下撕紙的技能。雖然在課堂出現了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狀況,但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在活動的最后,我讓幼兒用自己做的“大米飯”喂給小動物吃,并學習說:“***,我請你吃大米飯!”幼兒都非常開心,體驗了自己制作而成功的喜悅。我也體會到用游戲組織活動會使幼兒更投入。在下次教學中,改進自己的不足,吸取課堂上的優點,讓自己的課上得更加精彩。
小百科:米飯,是中國人日常飲食中的主角之一,中國主食。米飯可與五味調配,幾乎可以供給全身所需營養。大米性平、味甘; 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米飯和漢堡》含反思】相關文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