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小班社會:孤獨的小熊 |
課程分析
|
小班的幼兒多以自我為中心,由于缺乏交往的意識和技巧,幼兒往往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孤獨的小熊》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更是一個很好的社會領域的活動題材,它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展開社會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引發幼兒感同身受地體驗小熊的孤獨感和快樂的情緒。本活動通過貼近幼兒生活的各種游戲,將與同伴交往粗淺的辦法滲透其中,從而知道了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
課程目標
|
1.體驗小熊孤獨和快樂的情緒,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2.能幫助小熊想出多種找到朋友的方法。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微笑所帶來的快樂。 |
課程準備
|
物質準備:故事課件、小熊手偶、鏡子、音樂。 經驗準備:引導幼兒在生活中體驗各種情緒。 |
課程過程
|
一、出示孤獨的小熊和快樂的小熊圖片,通過對比引導幼兒感受孤獨的情緒。 1.幼兒觀察兩只小熊,說出它們不同的表情。 2.通過對比,感受小熊沒有朋友的孤獨的情緒。 二、播放課件,幼兒分段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熊從孤獨到快樂的情緒。 1.幼兒觀看課件,教師講故事的前半段。 2.提問。 師:為什么小豬和小猴不和小熊玩? 師:沒有朋友的小熊它有什么感受? 師:小朋友,你們什么時候也感到孤獨? 師:那你們告訴我孤單的時候難不難受啊?(鼓勵幼兒來想各種各樣的方法幫助小熊找到朋友。結合自己的生活中找朋友的方法,與小熊產生互動,將幼兒想出的好方法告訴小熊,引導幼兒發現“微笑”的交往作用。) 3.幼兒觀看課件,教師講故事的后半段。 提問:看到會笑的小熊,小豬和小猴怎樣做了? 教師小結:原來小動物們喜歡的不是小熊圓圓的鼻頭,也不是小熊紅色的領結,小動物們最喜歡的是小熊的微笑。 三、播放課件,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微笑,進一步發現“微笑”的作用。 四、通過照鏡子、和同伴舞蹈,感受快樂的情緒。 1.幼兒一起照鏡子,感受自己的微笑和同伴的微笑。 2.播放歌曲,幼兒和同伴一起快樂的舞蹈,感受微笑所帶來的快樂。 |
課程反思
|
《孤獨的小熊》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更是一個很好的社會領域的活動題材。因此,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以故事為載體,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故事導入--直觀體驗--理解操作-- 經驗提升的漸入來組織本次活動,深入挖掘其中社會情感的教育價值, 通過小熊前后不同的遭遇來引導幼兒感受孤獨和快樂的情緒,發現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孤獨”對小班幼兒來說較難理解,所以在活動的開始就出示了兩只小熊的圖片,一只是孤單的小熊,一只是和朋友一起玩快樂的小熊, 通過對比、提問引導幼兒感受孤獨的情緒,并對小熊為什么孤獨產生濃厚的興趣。 結合故事,通過提問:小猴和小豬為什么不和小熊玩?沒有人一起 玩的小熊很孤獨,它心里有什么感受?你們什么時候感到孤獨啊?你孤獨的時候有什么感受?層層遞進,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進一步感受孤獨的情緒。在幼兒尋找到小熊為何孤獨的原因之后通過提問:“小熊應該怎樣做,小動物們才愿意跟它玩?”讓幼兒直接和小熊互動,告訴小 熊怎樣做才能交到朋友,一問一答,使幼兒感受到會笑的小熊交到朋友后的開心情緒。通過幼兒自己照鏡子微笑、和同伴一起照鏡子微笑、和小熊一起開心舞蹈等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整個過程幼兒一直較自主、很開心,氛圍輕松愉快,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同伴進行分享。活動中充分利用了課件、游戲、操作等形式,體驗了小熊孤獨和快樂的情緒,知道了微笑在交往中的作用,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均以達成。 但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也有不足,對孩子的回應雖然采取了追問、鼓勵等方法,但還是有些單一,在以后的教學中,將加以改進,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
【小班社會教案:孤獨的小熊】相關文章:
上一篇:大班社會教案《道歉是第一步》
下一篇:中班社會活動:馬路上的標志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