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活動我感觸很大,對于嘗試新教材我深切的感到:個體孩子的反映隱含了許多的教育契機,老師要及時并善于捕捉,在實施的過程中及時調整自己的預設計劃,做到有效及時的回應。教師如何更好地發揮教材的載體作用是對我的一種挑戰,可以說在二期課改中我和孩子在一起成長。
“你怎么來了?媽媽呢?”
“媽媽有點事,不能來了,她打電話給爸爸的,叫爸爸來接你。”
“不要,不要,我要媽媽接,嗚------”(小手還不停地打爸爸)
“好了好了,囡囡不哭,爸爸抱你,來,抱抱,我們去等媽媽。”
這是發生在放學時,我班一對父女倆的對話。第二天,在同孩子媽媽的交談中知道,孩子在家中只有爸爸買玩具,到公園去時才喜歡爸爸。在與其他孩子的交談中,我了解到這種情況在我班很常見。
在“我愛我家”主題中,原先的預設是讓孩子發現爸爸的各種本領,萌發愛爸爸佩服爸爸的情感。這件事使我感到針對本班情況,原先預設的目標需要調整,老師有責任讓孩子在愛媽媽的同時,也要愛爸爸。這是一個教育契機。
在自主性游戲時,兩個孩子互相說著爸爸媽媽,我無意中聽見姚雨桐說:“我爸爸沒出息。”我問雨桐:“你怎么知道爸爸沒出息?”“我媽媽、奶奶說的,爸爸的錢都搓麻將輸掉了,還和媽媽吵架,我不喜歡他。”
雨桐基本是爸爸接的,我在接觸中感到他對孩子是有求必應的。孩子的一番話,使我意識到很多孩子對爸爸的感覺完全受大人言語的影響,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和感受。
針對孩子的愛媽媽情結,我們為孩子設計了爸爸調查表。調查表交上來了,岳岳的紙上畫著爸爸最喜歡做的事是抽煙,皓皓畫著爸爸最愛睡懶覺,雯雯畫著八只手在搓麻將-------
家長的品行和家庭的氛圍影響著孩子,家長就是老師,家庭就是學校,家長良好的品行教育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在紙片中搜尋著,發現雙胞胎畫著爸爸最喜歡做的事是帶孩子出去玩,萍萍雯雯的家在火車站,雙休日才回家和爸爸團聚,所以爸爸在雙休日總會帶她們出去玩,聯絡一下父女的感情。運運的爸爸會開車,運運畫著爸爸喜歡開車帶他出去玩。
我發現了一個每個孩子都有經驗的話題——和爸爸出去玩,孩子的回憶和感受是情感體驗的突破口,它不正折射出爸爸的愛嗎?
孩子們紛紛地說到:和爸爸在一起很開心。爸爸上班很累,但在休息天還是會帶我到公園去,爸爸很愛我------在此基礎上,我將音樂活動《爸爸本領大》,改成了美術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主題歌。在歌中孩子們深深地理解了大手牽小手的含義,歌詞中最后一句——兒子轉眼就長大,在我的引導下,孩子紛紛聯想到爸爸老了的時候。山雋說:“我爸爸說每天喝點葡萄酒好的,我長大了買給他喝。”嘉玲說等爸爸老了,她要賺錢養爸爸,龍龍說等爸爸媽媽老了,他要帶他們出去玩,曉筱說爸爸媽媽老了,她會幫他們做事,宜宜說她要買爸爸媽媽喜歡吃的東西,讓爸爸媽媽高興-------孩子的回答各不相同,但卻真心而樸實,我問“現在你們最想對爸爸說什么?”“爸爸我愛你!”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到。我不覺眼眶濕濕的。這個活動隨著時間的臨近要結束了,可孩子們意猶未盡,好幾個孩子還圍著我,我對孩子們說:“我知道你們還有很多話想說,今天你們就把心里好多的話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好嗎?”孩子們用力地點點頭。
幾天以后,山雋的爸爸寫來了紙條,他感到調查表的形式很好,孩子懂事了許多,希望以后能多點這樣形式,他會積極配合的。
這次活動我感觸很大,對于嘗試新教材我深切的感到:個體孩子的反映隱含了許多的教育契機,老師要及時并善于捕捉,在實施的過程中及時調整自己的預設計劃,做到有效及時的回應。教師如何更好地發揮教材的載體作用是對我的一種挑戰,可以說在二期課改中我和孩子在一起成長。
【案例:爸爸,我愛你】相關文章:
上一篇:案例:引導幼兒在觀察中主動探索
下一篇:案例:我來關心你
QQ客服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