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是活動開展的內容,探索是幼兒自主的體現。及時把握生活情景中幼兒生成的內容,將孩子們關注的內容引向深入,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充分表達各自的想法,既體現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也發揮了老師的引導作用。
實錄:
自由活動時,桐桐忽然叫了起來:“老師,我的牙齒動了!”她的叫聲立即引起了許多同伴的關注,牙齒怎么動了?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陽陽說:“牙壞了里面有蟲,牙齒就會搖動。”這時楓楓很有把握地說:“因為吃糖,所以牙齒會動。”可是他的話馬上遭到元元的反對:“不對,我上次吃了三粒糖,怎么牙齒不動?”聰聰擠進人群,象發現新大陸似的大聲說:“老奶奶年紀大了,牙齒就會搖動,牙齒會全部掉的。”洋洋反對說:“不對,因為她馬上要換新牙了。”
這時很多孩子嚷了起來,有的說自己已經換牙,有的說還沒換。這時佳陽站起來指指自己的牙齒不慌不忙地說:“我的牙也動了。”
從孩子們的交談中發現掉牙的孩子還真不少,有的已經掉了一顆牙,有的掉了兩顆牙,也有的幼兒已經長出新牙。我順勢啟發說:“你們知道什么時候換新牙?”瑤瑤想了想說:“一年級以后換新牙。”路路馬上接口說:“8歲換新牙。”這時永永很自信地與同伴一起分享自己從大人那兒獲得的信息。“媽媽告訴我,牙掉了還會再長新牙,所以不用著急。”對于牙齒搖動,孩子們各有各的見解,有的認為是牙齒壞了,有的則認為是換新牙了,也有的幼兒認為人老了牙齒自然會全部脫落。
幾天后,桐桐高興地告訴我,她的牙齒掉了,從她的表情中感覺出她對自己換牙已經不再恐懼了。
思考:
通過談論,孩子們的情緒逐漸松弛了,因為他們從同伴的經驗分享中得知乳牙換新牙的道理,在討論的基礎上,孩子們也開始以平常心來看待自己的換牙現象。
主題是活動開展的內容,探索是幼兒自主的體現。及時把握生活情景中幼兒生成的內容,將孩子們關注的內容引向深入,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充分表達各自的想法,既體現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也發揮了老師的引導作用。
【案例:桐桐的牙】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愛哭的桐桐》